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社會步入人口老齡化、血液制品適應癥不斷增加,刺激中國血液制品下游需求不斷擴大。根據批簽發數量及平均中標價測算,中國2017年血液制品(不包含重組)市場規模約為274億元。2017年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中,共有8個血液制品進入醫保目錄,其中新增品種4個。品種的增加和報銷范圍疊加,都會相應增加相關血液制品的需求,刺激血液制品行業再次提速。預計2018年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將逼近300億元。
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前景分析
1.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開發新產品。
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寶貴的血漿資源,各生產廠家應升級生產設備,提高生產工藝。積極采用新的蛋白分離純化技術和方法,以提高產品的收率和純度,推進原有產品和生產技術的升級換代,同時積極開展血漿蛋白的綜合利用,大力研究開發新產品,并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產品結構。另外鼓勵和引導基因工程技術在血液制品研究中的應用,有重點的開展重組血漿蛋白的研制工作。
2.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臨床應用的風險
血液制品質量管理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一套較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在實際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血液制品從血漿到成品的質控方法和手段上還有待改進和提高,特別是在正確選擇檢驗方法和試劑、合理確定檢驗項目、積極開展標準品的研制等方面。
總之,血液制品的質量管理既要高標準、嚴要求,又要腳踏實地、符合實際。生產和質量管理部門應認真貫徹執行全面質量管理,嚴格按照GMP要求進行生產和管理。
3.積極進行國內外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
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前提下,積極進行管理或技術交流,特別是要創造條件和機會參加國際交流,有目標地進行技術引進。要成立信息網和數據庫,對國內和國際上的血液制品生產能力、水平、發展方向和路線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資料、數據和信息的收集體系。要投入資金和制訂有利發展的政策,促進新技術的引進、使用和升級。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