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強化“六穩”舉措,大力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新動能持續壯大,幸福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發展潛力不斷釋放。
一、服務業比重繼續上升
據初步核算,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534233億元,比上年增長6.9%,分別高出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0.8和1.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4.9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4%,比第二產業高22.6個百分點;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4個百分點,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6.9%。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速增長,比上年增長20.4%,拉動總指數增長1.8個百分點,是服務業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速較快,增長9.2%;金融業增速較上年明顯加快。
服務業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投資穩步增長。2019年,工商新登記服務業企業594.7萬戶,比上年增長10.8%,占全部工商新登記企業數量的80.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高出第二產業63.2個百分點。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5%,增速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服務貿易成為“穩外貿”新亮點。2019年1-11月份,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48711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9.2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逆差減少1623億元,收窄10.5%。服務貿易“含金量”持續提高,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675億元,增長10.2%,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34.2%,提升2.5個百分點。
二、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
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從增加值看,2019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兩大門類增加值合計比上年增長14.2%,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增加值7.3個百分點,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8個百分點。從服務業生產指數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分別快于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13.5和2.3個百分點,這兩大門類對服務業生產指數貢獻率達34.4%,拉動指數增長2.4個百分點。
服務業創新發展態勢良好。2019年1-11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4%、12.0%和12.0%,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3.0、2.6和2.6個百分點。其中,能源礦產地質勘查增長24.2%,互聯網搜索服務增長23.7%,生物技術推廣服務增長22.0%,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增長20.8%。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1572.7億元,同比增長43.4%。其中,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28.3%、60.7%和67.8%。2019年,高技術服務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6.5%,增速比全部服務業投資高10.0個百分點,比上年高3.6個百分點。
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重要引擎。2019年1-11月份,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5.7%和16.6%,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16.3和7.2個百分點。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全國開通5G基站12.6萬個。全年超額完成網絡提速降費年度任務,“攜號轉網”全國實行,信息消費實現高速增長。2019年1-11月份全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107.0億GB,同比增長77.4%。2019年消費領域繁榮發展,亮點頻出。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2019年,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生鮮電商等新業態快速壯大,天貓“雙十一”期間,超過10萬商家開通直播,超過50%的商家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
三、幸福產業蓬勃發展
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品質化、個性化、高端化,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及教育培訓等“幸福產業”蓬勃發展。“品質化旅游”帶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中國旅游研究院估計,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60.15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將達1.44億人次,出境旅游人數將達1.68億人次,旅游總收入將達6.6萬億元。2019年1-11月份,規模以上休閑觀光活動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0%。“文化旅游”“冰雪旅游”成為旅游新亮點,2019年故宮博物院接待觀眾數量首次突破1900萬人次,40歲以下觀眾占到56.16%;2018至2019年的冰雪季期間,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2.24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為3860億元,分別比2017至2018年的冰雪季增長13.7%和17.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字化文體”賦能文體產業活躍發展。2019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娛樂業和文化藝術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7%和8.0%。數字化技術打造文體產品新業態,網絡動漫、短視頻、電子競技等發展活躍。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斬獲50億票房;數字故宮、數字敦煌贏得盛譽,故宮成為抖音2019年度被贊次數最多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分列第二和第三名;騰訊企鵝智庫報告顯示,“數字化+體育”的代表產物電子競技2019年迎來“爆發元年”,我國電競用戶預計突破3.5億人,產業生態規模將達138億元。
“智慧化養老”助力養老產業創新發展。2019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營業收入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9.8%和9.7%,其中,家庭服務、醫院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5%和10.5%。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可穿戴設備等信息技術手段,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持續快速增長,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測算,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2019年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4萬億元。
四、企業景氣擴張預期穩定
服務業景氣保持擴張。2019年,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各月均位于51.0%以上的景氣區間,年均值為53.1%。其中,1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0%。從行業看,鐵路運輸業、住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業務活動較為活躍。
企業市場預期總體穩定。調查顯示,2019年四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對下季度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0.5%,2019年12月,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9.1%,均位于較高景氣區間。隨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不斷落實,“六穩”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服務業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勢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