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發布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3-01 17:58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國家、省、市、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辦好農村“雙創”基地。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國家、省、市、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辦好農村“雙創”基地。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農業生產結構也進入了調整期,以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加速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進程。顯然,作為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業生產的現代農業園區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選擇。

《2020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主要圍繞產業園概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概況;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現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案例;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趨勢等六個章節展開,通過對當前的產業現狀進行分析,總結產業發展現狀,從而預提出當前的發展前景。

PART1產業園概況

根據當前我國各地的產業園區設立和建設情況,結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對產業園區可做出這樣的定義: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通過行政或市場化等多種手段,劃出一塊區域,制定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設和完善適于工業企業進駐和發展的各種環境,聚集大量企業或產業,使之成為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區和實施工業化的有效載體。

PART2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概況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指現代農業在空間地域上的聚集區。它是在具有一定資源、產業和區位等優勢的農區內劃定相對較大的地域范圍優先發展現代農業,由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用工業園區的理念來建設和管理,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現代科技和物質裝備為基礎,實施集約化生產和企業化經管,集農業生產、科技、生態、觀光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是農業示范區的高級形態。

PART3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現狀

整體來看,廣東創建現代農業園區最多(8家),占總數的7.5%。其次為黑龍江、四川(7家),占比6.5%。我國現代農業園區主要聚集在東部及中部地區。

PART4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建設

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理論支撐包括發展極理論、產業集聚理論、產業鏈理論。發展極理論是把要素資源集投在某個區域,優先發展,產業集聚理論是通過產業集聚產生外部的優勢,產業鏈理論就是全產業鏈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這三個理論以及農業多功能性理論、休閑農業、綠色農業、中醫農業等多種理論支撐下發展起來的。

PART5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典型案例

項目概況:改傳統的水稻-油菜種植模式為“稻菜輪作”“稻藺輪作”種植模式。計劃播種糧食100.78萬畝,種植蔬菜45萬畝,種植藺草3.5萬畝,水果面積穩定在29.5萬畝;同時,整合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園區內農田基礎設施按照“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土壤肥、無污染、旱澇保收”標準規劃建設。此外,加強技術服務指導。

PART6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趨勢

園區生產方式由設施農業向大田農業轉化:農業園區在開始建設時候基本以設施農業為主,但由于投入較高,加之我國農業科技研發水平的限制,這種生產方式難以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推廣。近年來,農業園區的生產方式正在由設施農業開始逐步向大田農業轉化,涵蓋種植業、畜牧業、等各個產業,空間不斷擴大,輻射范圍廣,生產方式越來越多樣化。

本文僅展示報告部分內容,完整報告請下載:《2020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市場前景研究報告》http://wk.askci.com/details/63adc2ca30b3416dafad627a2bbf923f/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