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據報道,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與江蘇特貝爾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新型熔噴布數字化自動生產線,集成了多方面的國際先進技術,突破了技術壁壘,實現生產數據自動采集和生產過程質量實時監控,保障生產當前急需的高質量醫用防疫系列用品。經調試與試機生產顯示,一只300毫米的噴頭,每天可產出200公斤,更換大尺寸噴頭可量產800—1600公斤。目前,2臺生產設備已在國內生產企業示范投用。
熔噴布是采用高速熱空氣流對模頭噴絲孔擠出的聚合物熔體細流進行牽伸,由此形成超細纖維并收集在凝網簾或滾筒上,同時自身粘合而成為熔噴法非織造布。從口罩構成來看,醫用外科口罩一般共有三層,內外兩層均為無紡布,中間的過濾層為熔噴布。作為口罩的過濾層,熔噴布顯得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熔噴布作為醫用外科口罩與N95口罩的重要原材料,兩者在用量上有區別,醫用外科口罩一般為SMS結構(兩層紡粘層一層熔噴層),而能過濾95%微細顆粒的N95口罩有時則需使用SMMMS無紡布(三層熔噴層)制作,熔噴布的用量大大高于普通口罩。
從產業鏈來看,熔噴布主要以聚丙烯為主要原料,纖維直徑可以達到1~5微米。由于熔噴布的原材料聚丙烯取自石油,因此石化企業在生產熔噴布上具有優勢。熔噴布專用料就是高熔融指數的聚丙烯。聚丙烯熔融指數越高,熔噴出的纖維就越細,制成的熔噴布過濾性也越好。
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是一種由丙烯通過加聚反應而生成的聚合物,無色、無臭、無毒,呈半透明的蠟狀固體狀,是生產口罩的主要材料。由于聚丙烯具備耐化學性、耐熱性、電絕緣性、高機械強度等特點,除用于口罩生產外,其也在機械、汽車、電子電器、建筑、紡織、包裝、農林漁業和食品工業等眾多領域得到開發和應用。公開數據顯示,1噸高熔指纖維料可生產約25萬個病菌防護口罩。以此計算,目前每天用于生產病菌防護口罩的高熔指纖維約為80噸左右,一年的用量在2.8萬噸。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熔噴無紡布較為小眾,主要用于生產口罩、環保材料、服裝、電池隔膜等產品。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的生產工藝以紡粘為主,2018年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為 297.12 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占比達 50.09%,主要應用于衛生材料等領域;其次分別是針刺工藝占比22.96%,水刺工藝占比10.83%,化學粘合工藝占比 6.61%,熱粘合工藝占比 5.43%,氣流成網工藝占比2.51%,熔噴工藝占比0.90%, 濕法工藝占比0.66%。
2018年我國各類非織造布年產量達593.22萬噸,較2008年增長196.31%。按照我國熔噴無紡布占無紡布產量的0.9%來測算,2018年我國熔噴無紡布產量約為5.34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疫情發生以來,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保障問題,一直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各方面高度關注。隨著國內口罩產能攀升,口罩關鍵原料熔噴布需求旺盛。對此,國務院國資委細致摸排相關央企產能情況,推動中國石化、國機集團等企業轉產增產,熔噴布產量快速提升。截至目前,中央企業熔噴布日供應量已達到42.5噸,已累計生產供應超過1000噸熔噴布,可供生產10億只口罩。據了解,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新建20條生產線將于4月份陸續達產,屆時央企熔噴布日產能預計將超70噸。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熔噴布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