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我國緊固件主要應用市場為汽車、電子、機械、建筑和維修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納入國家統計局統計范圍的1,194家緊固件生產企業,平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88.19萬元,利潤總額652.93萬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緊固件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135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管理
緊固件行業發展困境
1.汽車產業進入轉型期
2018年,全國汽車產銷量分別下滑4.49%和3.12%,是1990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我國汽車產業逐步轉入穩步發展階段,并加速由“增長速度”向“增長質量”的中心轉移。2019年度,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569.93萬輛和2575.4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45%和8.15%,下滑幅度較上年擴大。
2.行業技術水平存在短板
隨著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技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更多地集中在低附加值產品領域,,在參與整車同步研發、零部件系統集成方面的技術力量也較為欠缺,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對進口關鍵零部件的大規模替代。
緊固件行業發展前景
1.人均汽車保有量低,長期市場潛力較大
截至2019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6億輛,與2018年底相比,增加2122萬輛,增長8.83%。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與人均汽車保有量關聯度較高。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不斷增長,人均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隨著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精準扶貧的開展,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的增加將推動汽車消費市場。
2.零部件國產化加速
目前,合資整車企業和自主品牌汽車選擇外資零部件企業或者合資零部件企業進行配套的比例較高。隨著國內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汽車整車廠成本壓力加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整車企業在零部件國產化方面有較強的動力。整車企業成本壓力和零部件企業質量和技術的提升能推進零部件國產化加速。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緊固件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