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我國煤炭開采行業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機械化程度和作業效率不斷提高,目前,我國是全世界煤炭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從1978年的5960億噸增加到2017年的1.67萬億噸,全球第三。2019年我國原煤產量達38.46億噸,同比增長4.2%。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煤礦機械后市場的服務主體以煤礦企業自服務和專業后市場服務商為主,行業已經形成與汽車后市場行業相似的維修養護、配件供應、二手交易等幾大子行業。隨著第三服務主體競爭力加強和積極探索,融資租賃等服務品類也已經出現,未來可能會出現如汽車后市場中更多細分的子行業,從而為煤礦機械設備后市場服務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煤礦機械后市場發展前景
(1)專業化服務模式的主流化
目前,在煤礦機械后市場服務行業中,煤炭企業自服務模式在備品配件供應管理和維修與再制造等兩個業務品種市場份額占比較高,嚴重影響了煤礦企業自身經營效率,不利于其聚焦主業,這種自主服務模式的劣勢也將成為被專業服務模式逐步替代的重要原因。近年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國企改革中的最大熱點,整體上仍將朝縱深方向持續推進。在市場壓力和產業政策的聯合推動下,專業服務模式未來將成為煤礦機械后市場服務市場主流,這將逐步為專業后市場服務提供商提供較大的市場空間。
(2)后市場服務滲透率上升
目前我國煤礦機械后市場雖然已經形成與汽車后市場行業相似的維修養護、配件供應、二手交易等幾大子行業,但對煤礦行業的滲透率依然偏低。隨著行業的發展,后市場服務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
(3)后市場服務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我國煤礦機械后市場服務行業目前競爭主體,除煤炭企業自服務主體外,還有數量眾多的外部服務主體,這些外部服務主體都呈現規模小、服務品種單一、服務區域窄、技術能力差等特點。許多較小規模的區域性外部服務提供商紛紛關停調整,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明顯,這將為具有較強實力、技術過硬的綜合性服務公司提供發展機遇。
(4)產業政策支持
煤礦機械設備后市場服務屬于機械工業服務業。制造業服務化是我國工業轉型的一大重要趨勢,在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上意義重大。國家鼓勵和支持機械工業服務業發展,頒布了多項政策法規加以重視,因此煤礦機械后市場服務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屬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的產業。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礦機械后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