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ICL是經衛生行政部門許可具有從事臨床或病理試驗服務資格的獨立法人實體。新型基因測序平臺、自動化實驗室系統、5G網絡和先進的物流系統等新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從而將重塑及推動ICL行業。
市場規模
盡管增長迅速,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ICL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2021年,中國ICL的滲透率僅為約6%,遠低于日本的60%、德國的44%以及美國的35%。數據顯示,中國的ICL市場(不包括新冠檢測)由2017年的147億元增至2021年的22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9%,并預計于2023年增至319.93億元,2021年至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8.2%。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進入壁壘
1.復雜的監管框架
中國的ICL市場受到嚴格監管。ICL參與者在申請執照及證書以開設實驗室及獲得測試技術的批準方面存在困難且耗費時間。因為ICL提供80%的臨床決策信息,監管部門一般會有意識地限制某一地區的ICL的數量,因此ICL的成立需要省市衛生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2.高技術要求
ICL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及運營經驗。新技術(包括新型基因測序平臺、自動化實驗室系統、5G互聯網及更好的物流系統)將于ICL行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新的ICL或會于診斷技術、冷鏈物流、運營系統建設及其他先進技術方面遇到困難。
3.ICL與醫院之間的高度黏性
與醫院保持可持續的關系對ICL參與者的成功至關重要。醫院在引入ICL前,其需耗費時間對ICL的資質進行篩選及評估,且需耗費大量時間及精力與ICL構建定制化的檢驗服務。因此,醫院通常更傾向于彼等所熟悉的成熟ICL,新進入者即使能從醫院獲得業務,但通常面臨醫院提出的各種不利條款。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園區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