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鍺行業發展現狀
1.儲量分布
我國鍺資源儲量豐富,分布較為廣泛,含鍺礦床主要分布于內蒙古、云南、廣東、吉林等省份,其中內蒙古占中國保有儲量的46%,但是品味較低,可開采性較差;云南鍺資源占全國儲量的3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量情況
中國鍺礦產資源豐富,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對鍺的需求也急速增加,對鍺的產能有了新的要求,2022年中國鍺的產量約151噸,同比增長2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市場結構
2022年中國鍺的產量約151噸,其中原生鍺的產量為130噸,占比達86.09%;回收鍺的產量為21噸,占比達13.9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下游消費情況
從鍺下游消費結構來看,目前紅外和光纖領域為當前鍺下游最主要的應用領域。鍺的工業應用始于1950年前后,前期主要用于生產二極管、晶體管和PET催化劑。1980年代,鍺消費領域逐步轉移到光纖電纜、紅外設備和太陽能電池等。到2019年,鍺的下游領域中紅外領域占比最高,達36%,光纖領域占比34%,太陽能電池占比17%。伴隨5G網絡的建設、軍隊信息化建設要求的提升以及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