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我國體外診斷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達1253億元,同比增長12.6%。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深入,人均醫療開支的提升等因素影響,國內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將增至1332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體外診斷市場占比
從細分領域看,我國體外診斷市場中分子診斷市場份額最大,占據了27%的市場份額;免疫診斷、生化診斷、POCT、血液學及體液的市占率均在12%以上,市場份額分別為26%、14%、12%、12%。此外,微生物學市場份額占比僅為3%。
數據來源:Frost&Sullivan、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體外診斷行業發展趨勢
1.體外診斷技術兩極化發展
目前醫院對體外診斷產品的需求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高端醫院要求高通量、高效率、高靈敏度的檢測產品,而基層醫院需要速度適中、價格合適、性能穩定的產品。針對這種需求,中國市場體外診斷產品也將朝兩極化發展:一體化的免疫生化流水線和即時檢驗(POCT)兩個發展方向。
2.國內外技術差距縮小,國產品牌逐步替代進口品牌
近年來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發展迅速,自主研發生產的檢驗產品種類迅速增加,國內外的技術差距正在縮小,但具體到產品類別發展仍然不均衡。其中,國內企業在生化診斷試劑領域已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水平,逐步實現替代進口,但化學發光免疫診斷市場,尤其是三級醫院等高端市場仍主要由進口品牌壟斷,國產品牌所占據的市場份額較少。隨著國內化學發光免疫診斷技術的發展,未來國產品牌將逐步替代進口品牌。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