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5000只,其中做市股票達到1107只。新三板的發展太快了,以致于新三板產品層出不窮,本文準備站在投資者角度如何去選擇新三板產品。新三板產品分為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公募產品目前還沒面世,那么本文主要談談私募產品的選擇。
私募產品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可以分為投資新三板掛牌前后企業的合伙企業和僅投資掛牌企業的契約型產品。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可投資掛牌前企業,收益性較好,但流動性差并稅負重;后者收益性較差,但流動性好并稅負輕。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風險偏好去選擇這兩種產品。
私募產品根據管理人不同,分為PE基金或者PE出身的公募管理的產品、公募基金管理的產品、陽光私募管理的產品等。由于目前還沒有哪個產品實現了完全退出,無法通過業績來評價每類管理機構發行產品的優劣。昨天有個朋友問我,應如何選擇新三板產品,我的建議是:新三板投資與A股投資有很大的不同,新三板投資偏向PE投資,需要PE的投資思維,也需要動用前期投資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項目資源,再加上新三板掛牌企業沒有準入門檻,掛牌企業質量良莠不齊,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建議選擇PE基金或者PE出身的公募管理的產品,因為更接地氣。
下面是選擇新三板產品的四大指標:
指標一:企業管理機構投研能力
新三板企業良莠不齊,這必然要求新三板產品管理機構具備相當突出的辨別企業投資價值的能力。投研能力的強弱對新三板產品的收益有著巨大的影響,這也是投資者在挑選新三板產品中最核心、最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塊。目前眾多機構都在研發新三板產品,且每家機構產品要素、產品特征不同,投資者在挑選產品時需要遵循新三板產品本身的固有規律。
眾所周知,選擇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是挑選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在二級市場投資中權重占比最大,他的擇股水平決定了產品的收益,是整個投資的核心。和挑選投資股的公募基金不同的是,選擇新三板產品首要考慮的是管理機構的實力,即產品管理人是否具備新三板投資和管理經驗,他們的投資能力是否契合新三板產品的特征。而基金經理在新三板產品中的收益率權重占比沒有公募高,做好新三板產品的投資,不能依靠個人的單獨打斗,而要看團隊的投研能力。
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經理所挑選的二級市場股票流動性好,企業經過證監會、券商、律師事務所的嚴格審核,成熟的企業居多,安全邊際更高。與此對比,新三板上市門檻低,分層交易制度尚未推出,企業經營存續期滿兩年即可登陸新三板,這些都增加了投資能力,對于新三板投資團隊來說,辨別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非常困難,稍不慎重,所投企業就會變成僵尸企業(編注: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于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閉的負債企業)。正如美國納斯達克市場,該市場分為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全球和納斯達克全球精選三個層次,其中全球精選是最高層次,采取連續競價交易,活躍度高;納斯達克全球采用的做市交易;而最底層納斯達克采用的則是協議交易,成交清淡,將使企業集中。未來新三板市場也會分為A、B、C三層,A曾的企業也是最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此外,未來伴隨著新三板分層制度的推出,市場對企業的預期也會產生偏差,企業的估值隨之下降,風險也會暴露。
總的來說,現在的新三板還處于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過度的階段。管理新三板產品的機構同時具備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經驗,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指標二:產品投資范圍
現有的公私募推出的新三板產品范圍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主要投資于采用做市商機制的企業參與定增或直接賣賣,對流動性的要求比較高,申購贖回都比較方便,比如財通基金利用自身積累的資源優勢,在采用做市商機制的企業中精挑細選,并推出相應的產品。二是投資于采用做市商機制初期或是做市之前這個階段的企業,由于介入時間較早,一般這類產品對流動性的要求比較低,響應的封閉期時間也更長。三是FOF(基金中的基金)的方式,通過投資各個派系的新三板基金來分散風險,這類產品主要集中在私募產品中。
具體到新三板產品的投資范圍,投資者需要搞清楚這類產品的風險和價值兩個方面。現在部分新三板投資產品投資未掛牌企業,以期享有掛牌后的估值溢價。但同時會面臨項目判斷風險,PE投資機構在投資未掛牌企業方面較證券投資機構具有更多經驗。投資者需要考察投資團隊是否具有相關PE投資經驗與PE投資理念。
此外,新三板投資產品也可以投向采用做市機制的企業。一旦有券商給企業做市,就相當于券商對企業價值的認證,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風險擔保。不過相比之下,這類企業往往會在估值上失去優勢。
上述兩類投資策略都可以選擇,選擇未掛牌的新三板企業風險更大,收益也相對更高,選擇做市商做市企業,風險和收益也會較低。
在考慮上述產品的投資范圍時,還應該對產品本身的一些條款做些研究。比如,管理團隊是否承諾認購其中一部分,如果出現虧損,是否有優先進行補償之類的條款。此外還需要關注產品所投資的階段和行業,對管理團隊的過往管理業績等也要進行詳細了解。
指標三:流動性
百萬元的投資并不是小數目,新三板產品的流動性(產品期限)也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要指標。目前市場上推出的新三板產品通常是采用“3+2”的模式,即有可能封閉5年,期間不允許投資人退出,產品的流動性較差。有些產品允許中途退出,但要收取贖回費。部分公募和私募推出的產品,也充分考慮到流動性的問題。比如之前九泰基金曾推出九泰新三板分級1號,其封閉期限只有一年半,財通基金的首批新三板產品期限2+1年,即有可能2年提前結束,在加大流動性的同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產品收益。私募少數派目前正在發行的少數派尊享號新三板產品,其存續期達到了20年,每半年開放一次。
由于新三板的特殊性,其一般產品具有較長的存續期,且一般屬于封閉性產品。當產品存續期間較短或者允許中途贖回時,由于現金壓力以及清盤壓力,對流動性較低的新三板股票的沖擊成本會放大,使末期回撤大幅上升。而且,券商做市商的優劣、結構化產品中券商資本金是否參與、投資標的本身的優劣都是重要的決策指標。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三板交易制度的逐漸完善,流動性改善之后,新三板產品的投資期也有望縮短。
指標四:費率
新三板的投資雖然是百萬元門檻起步,產品費用也同樣不能忽視。那么新三板產品有哪些費用,費率怎樣?
一般有固定管理費、存管費、投顧費(或有),各項固定費用總計2%至2.5%一年,還有就是浮動分成,行業比率一般為20%,提取報酬要看雙方怎么談。
業績報酬一般為20%,業績基準為6%至8%。也有分段收取的情況,比如退出時投資者年華收益率低于8%的不收取;在8%-10%之間的只給與8%的收益;高于10%的則提取全部收益的20%作為業績報酬。
此外,有些新三板產品是要收取認購費的,這種收費一般采取外扣法,如凈認購金額(不含認購費)的1%,而認購費主要是覆蓋銷售成本。在稅費方面,投資者應當扣繳注意細節,如私募契約型、資管類產品、基金子公司產品等往往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來源:微信公眾號 恒源匯通)
中商情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非中商情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3、征稿:中商情報網面向全國征集創業、財經、產業等原創稿件,并為創業者創業項目、產品、人物提供免費報道!中商創業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關事宜請聯系:0755-82095014 郵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