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投資者和基金管理人利益共同體的發起式基金曾經被寄予厚望,基金公司也紛紛發力推出這種代表公司信心的創新型產品。但是,在市場低迷時,發起式基金也未能有更好的表現。數據顯示,自2009年8月業內首只發起式基金——易方達滬深300ETF聯接基金成立以來,目前市場已有194只發起式基金,2015年更是成立了100只發起式基金成立,近期則有南方消費活力、興業多策略、招商招瑞純債等基金先后募集完成。
從基金公司來看,2015年,天弘基金共發行37只發起式基金,廣發基金12只,東方紅、創金合信、銀華和中歐也分別有4~5只基金成立。天弘基金的發起式量產源于其在2015年打造了“容易寶”的產品線,掛鉤了天弘一系列指數型發起式基金,涵蓋滬深300、中證500等眾多指數。
資金方面,基金公司以自有資金認購發起式基金多出資1000萬元,高管及基金經理則從數千元到數百萬元不等。東方紅優勢精選以1001.13萬元成為基金公司自有資金投資最多的一只產品,該公司員工也認購了90.42萬元。在總認購金額上,興全新視野公司員工認購了617.79萬元,總認購金額達到1617.87萬元,為唯一一只自購金額在1500萬元以上的基金;此外,中歐精選A認購金額也達到了1439.29萬元。而大成絕對收益C僅有公司員工認購9000元,是唯一一只認購金額不足1萬元的基金。
發起式基金代表了基金公司看好產品的態度,但從業績上看,發起式基金相比普通基金未見優勢,而由于使用公司自有資金金參與投資,基金公司損失更為直接,甚至基金經理人選都不好確定。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透露,其公司此前備案的發起式基金由于未選到合適的基金經理而擱淺。“發起式基金相比普通基金管理上的壓力更大,基金經理大多不愿意承受風險。”
具體來看,2015年成立的100只發起式基金至今有70只收益為負,天弘旗下14只ETF虧損超過30%;中郵絕對收益策略、泰達宏利絕對收益策略、大成絕對收益等基金均為取得正收益。
去年7月成立的5只證金基金也均得到基金公司自購,華夏新經濟和嘉實新機遇成立至今虧損11.1%和8%。
在有多只發起式基金發行的基金公司中,僅有南方基金旗下產品全部盈利,天弘基金旗下37只發起式基金僅有天弘新活力取得正收益,過去一年多在發起式基金上虧損金額高達4478.49萬元;中歐、中原英石、新華、建信、銀華虧損也都在200萬元以上。而實現盈利的基金公司寥寥無幾,東方紅資管是唯一一家盈利超過200萬元的公司,興業和華夏則分別實現盈利113.84萬元和106.97萬元。
(來源:證券時報)
中商情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非中商情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3、征稿:中商情報網面向全國征集創業、財經、產業等原創稿件,并為創業者創業項目、產品、人物提供免費報道!中商創業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關事宜請聯系:0755-82095014 郵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