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市場一步步走向多元化、線下教育平臺逐漸趨于飽和的背景下,K12教育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教育是國之根本,從近兩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布局“互聯網+教育”就可以看出,在線教育已成為一塊香餑餑,尤其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數字化及技術化的教育手段也相繼應用于K12教育,加之政策與環境的助力,作為新的經濟業態,K12在線教育,有望迎來下一個風口。但是,一個具體企業如何才能成功呢?
“直播+教育”成為新走向
2016年作為直播元年,直播市場風生水起,各式娛樂化直播廣受大眾歡迎。然而,當網紅經濟的熱潮逐漸消退,“直播+教育”市場開始走向風口,無論對國家、企業還是個人來說這都是值得推崇的走向。
從大環境看,飽和的線下教育市場不再能夠滿足當下消費群體的需求。線上教育不管是在于解決分層次和個性化教育,還是應對當下的碎片化學習等方面都占有明顯優勢。這也是線上教育平臺最應該抓住的商業核心。
近兩年,在線教育成為行業熱門。據不完全統計,在線教育企業已達到2500家以上,其中從事K12在線教育的企業約在700~800家,其中絕大多數是近幾年成立的新企業,可見中小學在線教育競爭之火爆。
但一個想成功的企業,除了要抓住新方式,還需要有新理想。
能成功,能回到商業本質的企業,是真想為人們服務的,而不是真想錢的
當下的K12在線教育市場,最大的痛點在于市場規模大,但競爭格局高度分散,目標群體的滲透率偏低。正是由于當前仍停留在解決表面需求的環境中,剛剛進入市場的新興企業有望能夠憑借現有機遇扭轉市場格局,奪得競爭的主導權。
就目前來看,K12在線教育市場最值得重視的問題是能否回歸商業本質。自2012年起,在線教育投資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在K12領域內的投資有很多。但是只有那些不被短期虧損阻礙發展的商業模式笑到了最后。不過度依賴融資,憑借自身核心商業理念做到良性發展,才是在線教育平臺應有的發展模式。
名師效應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初創企業來說,如何挖掘有潛質的教師資源,建立品牌效應,深入貫徹“教書育人”的核心理念,對核心理念的追求超越對利潤的追求,解決用戶的根本問題,才能形成自身的行業競爭力。在這一方面,某些企業可說已形成教科書般的典例,值得初創企業總結學習。
成功的基因是可以培養起來的,只是不要自欺
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需要面臨的挑戰不僅僅在于市場格局亟需完善,同時還需要進行對市場深度的拓展,充分利用在線教育的優勢,順應市場需求,讓更多用戶了解和接納。盲目跟風不是明智之舉,找出企業痛點,回歸教育本質,才是企業走向未來的指路明燈。
回歸行業本質,說到底還是要秉持初心,腳踏實地做事。寧移白首之心,不墜青云之志,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發展的前提都是堅守一顆初心,以初心為理、為源、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