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 各區域產業這樣布局!(附政策)
中商情報網訊:3月4日,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目標任務和區域布局。
按照“一年布局、兩年創建、三年成體系”總體安排,市級統籌,以縣為主,鄉鎮組織,一鄉一園,三級聯動開展“百園創建”,以點帶面,梯次推進,帶動全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2020年
在2019年完成首批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評選、達標園掛牌工作基礎上,2020年再確定10-20家;
2021年
到2021年,全市圍繞“糧、果、菜、桑、藥、菌、畜、禽、魚”等產業建成100個不同種類、各具特色的國家、省、市、縣、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區域布局
城區
重點布局西上莊片區小麥、南村片區辣椒等為重點的特色產業。
著力破解城郊農業典型不突出、產業融合度差、科技含量不高、綠色發展不夠等問題,打造集農業物流信息、農業科技示范、農業科普等為一體的城郊農業區和市民觀光休閑目的地。
澤州縣
重點布局北義城一高都片區雜糧、東溝一下村片區小麥和生豬、南嶺一晉廟鋪片區林果、李寨一川底片區中藥材等為重點的特色產業。
著力破解產業鏈不完整、區域優勢不明顯、市場開發能力弱等問題。要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做好布局規劃,完善政策體系,統籌協調涉農部門合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高平市
重點布局規模生豬養殖基地、石末一河西一原村片區甘薯、陳區一寺莊片區水果等特色產業。
加強生豬疫病防控,完善金融保險支持政策體系,做好風險管控。解決好龍頭企業帶動基地能力不強、與農戶利益聯結不緊密問題,拉長產業鏈,讓更多農民融入產業發展,分享增收成果。
陽城縣
重點布局次營一寺頭片區蠶桑、河北片區谷子、町店片區甘薯、蟒河片區山茱萸、芹池片區生豬等特色產業。
著力破解生產過程不規范、產品研發創新能力不強、深加工開發不夠等問題。要注重研究市場開發,在發掘蠶桑資源利用上做文章,聚焦“桑葉茶品、桑椹飲品、蠶蛹食品、蠶絲絲品”等多樣性產品開發,打造以蠶桑為資源的結合型產業集群。
陵川縣
重點布局東部山區鄉鎮中藥材、西河底片區優質雜糧、崇文片區露地蔬菜等特色產業。
著力破解農業生產標準化不高,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區域布局松散,經營主體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結合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創建,著力培育道地中藥材、陵川小米區域公共品牌,加快打造南太行康養勝地。
沁水縣
重點布局太行一太岳一中條環山區蜂蜜和黑山羊、中村片區食用菌、鄭莊片區水果、鄭村片區肉雞養殖等特色產業。
著力破解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能力弱等問題。做好產業發展整體謀劃,統籌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和相關產業全面發展。
附: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意見》(晉政辦發〔2017〕108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的意義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是順應農業發展新趨勢、提高農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優化種植結構,推動農業生產要素和經營主體向產業園區、優勢產業、優勢區集聚,實行全鏈條開發,引領帶動區域農業產業做大做強;有利于示范帶動現代技術和理念向農業農村輻射,形成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引領農業發展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有利于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平臺載體。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產業興旺”為目標,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為載體,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和政策為支撐,立足資源稟賦,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集中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奠定基礎,推動我市農業轉型升級。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強化政府公共服務作用,發揮市場主體的主導作用,形成多種有效創建模式。
——以農為本,標準引領。突出主導產業,以規模種養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提高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水平。
——共建共享,農民受益。倡導開放辦園,注重吸引各方參與,堅持為農、貼農、惠農宗旨,讓農民分享創建成果。
——綠色發展,生態友好。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行清潔生產,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整市布局,合力推進。市級統籌、市縣鄉三級聯動,分級分類創建。集中政策、項目、資金、技術,合力推進。
(三)目標任務
按照“一年布局、兩年創建、三年成體系”總體安排,市級統籌,以縣為主,鄉鎮組織,一鄉一園,三級聯動開展“百園創建”,以點帶面,梯次推進,帶動全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在2019年完成首批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評選、達標園掛牌工作基礎上,2020年再確定10—20家;到2021年,全市圍繞“糧、果、菜、桑、藥、菌、畜、禽、魚”等產業建成100個不同種類、各具特色的國家、省、市、縣、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四)區域布局
1.城區。重點布局西上莊片區小麥、南村片區辣椒等為重點的特色產業。著力破解城郊農業典型不突出、產業融合度差、科技含量不高、綠色發展不夠等問題,打造集農業物流信息、農業科技示范、農業科普等為一體的城郊農業區和市民觀光休閑目的地。
2.澤州縣。重點布局北義城—高都片區雜糧、東溝—下村片區小麥和生豬、南嶺—晉廟鋪片區林果、李寨—川底片區中藥材等為重點的特色產業。著力破解產業鏈不完整、區域優勢不明顯、市場開發能力弱等問題。要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做好布局規劃,完善政策體系,統籌協調涉農部門合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3.高平市。重點布局規模生豬養殖基地、石末—河西—原村片區甘薯、陳區—寺莊片區水果等特色產業。加強生豬疫病防控,完善金融保險支持政策體系,做好風險管控。解決好龍頭企業帶動基地能力不強、與農戶利益聯結不緊密問題,拉長產業鏈,讓更多農民融入產業發展,分享增收成果。
4.陽城縣。重點布局次營—寺頭片區蠶桑、河北片區谷子、町店片區甘薯、蟒河片區山茱萸、芹池片區生豬等特色產業。著力破解生產過程不規范、產品研發創新能力不強、深加工開發不夠等問題。要注重研究市場開發,在發掘蠶桑資源利用上做文章,聚焦“桑葉茶品、桑椹飲品、蠶蛹食品、蠶絲絲品”等多樣性產品開發,打造以蠶桑為資源的結合型產業集群。
5.陵川縣。重點布局東部山區鄉鎮中藥材、西河底片區優質雜糧、崇文片區露地蔬菜等特色產業。著力破解農業生產標準化不高,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區域布局松散,經營主體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結合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創建,著力培育道地中藥材、陵川小米區域公共品牌,加快打造南太行康養勝地。
6.沁水縣。重點布局太行—太岳—中條環山區蜂蜜和黑山羊、中村片區食用菌、鄭莊片區水果、鄭村片區肉雞養殖等特色產業。著力破解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能力弱等問題。做好產業發展整體謀劃,統籌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和相關產業全面發展。
三、建設內容
圍繞“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全政策鏈扶持”的思路,強弱項,補短板,提升各功能板塊整體實力。重點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建設優勢特色產業引領區;促進生產要素集聚,建設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區;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建設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
(一)科學編制規劃。堅持規劃先行,突出規劃引領。圍繞農產品主產區布局,重點規劃雜糧、蠶桑、林果、蔬菜、中藥材、畜產品、水產品、小麥等產業園;圍繞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布局,重點規劃高平大黃梨、澤州紅山楂、蟒河山茱萸、七須黃花菜、五花芯黨參等區域特色農產品產業園;圍繞城鎮周邊布局,重點規劃一產為基、融合發展的產業園。同時,在功能布局上,堅持產業融合,突出全產業鏈開發;堅持產村融合,突出生態聚居、公共服務、園區治理、生態文化傳承保護;堅持城鄉融合,突出城鄉要素集聚、一體發展。
(二)嚴格創建標準。一是把好創建關。要嚴格執行鄉鎮申報,市、縣分級評審的創建程序。符合條件的,發文公示后納入創建名單。二是把好認定關。要嚴格審核創建條件,按照市、縣產業園創建標準,擇優予以認定;對有負面清單事項的,取消認定資格。三是把好評價關。對納入創建名單的產業園,進行年度評價,通過評價的予以認定;未通過評價的,下年度再次組織評價;兩次均未通過的,或發生較大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不良影響的,取消創建資格。
(三)抓好全產業鏈開發。圍繞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瞄準薄弱環節和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強弱項,補短板,提升產業鏈的競爭優勢。在基地建設上,堅持規模化,推進集中連片,為統一管理創造條件;堅持設施化,整建制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體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堅持綠色化,建立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實行標準化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在產業發展上,圍繞主導產業,抓好“種植與養殖”結合,做強種養產業循環鏈;抓好“基地與加工”結合,做強加工轉化增值鏈;抓好“線上與線下”結合,做實產銷對接營銷鏈;抓好“農業與相關產業”結合,做深農林文旅康融合鏈。
(四)加強科技裝備建設。在科技支持上,突出種養殖新品種的研發、選育、培育,突出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在有機旱作農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在裝備提升上,突出機械化,發展適宜山地丘陵區作業的小型農機、植保裝備,提高農業綜合機械化率;突出信息化,大力推進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建設。
(五)科學培育經營主體。堅持培育、扶持、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圍繞耕、種、管、收、儲、加、銷等環節,推動社會化服務向產后烘干、儲藏、加工、包裝、營銷等產業鏈后端延伸。支持引導各類經營主體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與覆蓋區域農戶建立聯系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合力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領導組。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指導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創建工作。
組長:馮志亮副市長
副組長:史小軍市政府副秘書長
崔國煒市財政局局長
武小雅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成員:楊躍卿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段志堅市財政局副局長
高興國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劉世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劉建云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靳軍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副主任
王關武市農業綜合開發中心副主任
各縣(市、區)要高度重視,成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
(二)落實財政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國家、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獎補政策,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集中項目、資金對產業園創建給予扶持。對批準創建的產業園,優先安排涉農項目;對認定掛牌的產業園,給予資金獎補。鼓勵產業園提檔升級。
(三)建立完善督導機制。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納入年度考核范圍,圍繞目標任務、建設內容、日常調度等,完善督導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3月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招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