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特色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
目前,住建部已發布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其中,第一批共127個鎮,浙江省最多為8個;第二批共276個鎮,江蘇、浙江以及山東最多達15個。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公布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和警示案例的通知,為持續加強特色小鎮典型示范工作,現推廣來自20個精品特色小鎮的“第二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案例包括福建廈門集美汽車小鎮、浙江寧波膜幻動力小鎮、陜西西安大唐西市小鎮、江蘇南京未來網絡小鎮、福建長樂東湖數字小鎮、重慶榮昌安陶小鎮、四川綿竹玫瑰小鎮、江蘇常州石墨烯小鎮、山東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遼寧沈陽永安機床小鎮、廣東深圳坂田創投小鎮、吉林遼源襪業小鎮、河北清河羊絨小鎮、安徽蕪湖殷港藝創小鎮、河北淶水京作家具小鎮、河南洛陽新材料及智能裝備科創小鎮、天津津南小站稻耕文化小鎮、山東泰安泰山出版小鎮、四川成都溫江“三醫”研發小鎮、湖南醴陵五彩陶瓷小鎮。
完善產業配套設施小鎮案例——山東泰安泰山出版小鎮
山東泰安泰山出版小鎮健全出版印刷業配套設施,建設博物館、會展中心、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一館三中心”,以及職業技術學院、實習基地、培訓基地和創業基地“一院三基地”,吸引40多家企業入駐發展。
泰山新聞出版小鎮以編輯、出版、印刷、發行、倉儲、物流等為主要產業,按照特色小鎮“四位一體”(產業、文化、旅游、社區配套)的要求展開小鎮規劃與建設,同時將規劃建設一館三中心:即新聞出版博物館、國際新聞出版會展中心、泰山國際出版物交易中心、園區展示中心;一院三基地:即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全國高等院校新聞出版實習基地、全國新聞出版培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和行政辦公區、出版制作區、物流倉儲區、專家工作區、商業服務區、醫療康復中心、國際學校區等相關工作、生活配套區。
小鎮將依托中國版本圖書館、人天書店館配中心、新聞出版會展中心、新聞出版博物館、印刷博物館等場館建設,以新聞出版產業為核心,以會展經濟推動新聞出版業發展,以產業集群整合新聞出版產業資源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抱團取暖,優勢互補,形成集聚發展的市場網絡,從而打造新聞出版全產業鏈集聚平臺。
泰山新聞出版小鎮的建設秉承新理念,運用新技術,力求打造一個以新聞出版為核心,集創意設計、出版發行、教育培訓、文博會展、休閑旅游、藝術交流、眾創空間以及商業配套、生活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產業園區。構建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統一的特色文化小鎮,建設“新聞出版行業技術創新、文化創意設計、文化藝術交流、旅游體驗和休閑度假”的發展平臺,成為文化產業的樣板田、文旅創新的先導區、文化創意的實踐地、旅游體驗的目的地、藝術與經濟的新藍海。
特色小鎮自開展以來,成為各地熱門的發展方向。目前,中商產業研究院在特色小鎮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擁有多個成功案例。中商產業研究院擁有十多年的產業規劃咨詢實踐經驗,重點突出可落地可執行,形成“規劃先行,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落地理念。中商產業研究院致力成為全國領先的特色小鎮綜合服務專家,搭建三產平臺:產業基金、產業小鎮、產業龍頭;最終實現:挖掘核心競爭力,成就產業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