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显示行业区域竞争力深度洞察:长三角优势稳固,其他地区加速追赶(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8-28 08:58
分享:

电子游艺官网讯:中国新型显示行业区域竞争力呈现 “东部引领创新、中部扩张产能、西部承接转移” 的动态格局。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应用场景拓展,长三角、珠三角需巩固技术壁垒,中西部应强化产业链配套,通过差异化竞争与跨区域协同,共同推动中国从 “显示制造大国” 向 “显示技术强国” 迈进。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区域竞争力排名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已初步形成四大产业集聚区,分别是长三角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冀地区、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产业链最完整,综合实力强,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领先,资本活跃度高。东南沿海地区以深圳、广州、厦门为代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尤其在终端应用领域具有优势。京津冀地区以北京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紧密,科研实力强,形成了新型显示、高端面板、超高清显示等一批产学研基地。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长三角地区新型显示产业区域竞争力分析

从产业基础来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中游的面板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长三角地区汇集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显示技术,并且拥有15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投资规模达到了2065亿元,占全国的40%以上。长三角区域内的新型显示产业呈现集群集聚式发展态势,形成了以上海金山、南京、合肥、宁波等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生态布局。

在成长环境方面,长三角地区具备政策支持强劲、基础设施完备等优势,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上海、苏州、合肥等城市在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表现出色,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投资动力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环境优越,产业运作模式成熟。例如,合肥通过探索“引进专业团队-国有资本投资引领-项目落地-通过上市通道退出-循环支持新项目发展”的模式,推动了新型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技术创新能力上,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内有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等科研平台基地。上海大学、上海微电子装备以及上海天马微电子等在高分辨半导体显示光刻机及先进工艺方面取得了整体突破,打破了海外垄断并实现了企业的大规模量产。

从发展潜力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市场需求旺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承载地。然而,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协同、科研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以形成更强的合力。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游艺官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