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艺官网讯:传感器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是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中国传感器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技术上将进一步向微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一、产业链
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核心元件以及生产设备供应。中游是产业链的核心,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下游是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物联网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半导体材料
(1)半导体硅片
硅片是制造MEMS和集成电路芯片最主流的衬底材料。对纯度和平整度要求极高,通常需要达到99.999999999%(11个9)的纯度。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硅片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整体销售额约115亿美元,同比减少6.5%,创近年来新低。受益于存储、AI以及大数据相关应用的强劲驱动,半导体硅片市场有望在2025年出现复苏,恢复增长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额将达到125亿美元。
数据来源:SEM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半导体光刻胶
光刻胶用于将电路图形从掩膜版转移到硅片上,根据曝光光源波长的不同,分为g-line、i-line、KrF、ArF和EUV光刻胶,技术难度逐级递增。目前,国内企业在高端ArF和EUV光刻胶领域仍在攻关。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光刻胶和光刻胶辅助材料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80.5亿元,同比增长25.3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97.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