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9-25 09:41
分享:

电子游艺官网讯:汽车热管理技术因其通用的温控本质,应用边界正从传统车辆持续向外延伸。相同的热泵、液冷、温控技术方案在适应不同场景的特性后,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系统、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现状

1.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约1800-2000亿元,占全球35%以上;至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000-4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18%,主要是因为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增速更高。

数据来源:Statist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内销情况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了热管理系统的规模增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内销额达到676亿元,同比增长2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智能化、信息化、自动驾驶等功能的不断完善,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规模将达75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

1.技术集成化提升系统能效

汽车热管理系统正从分散的独立模块向高度集成的方向演进。通过采用“八通阀”等集成化方案,系统能够统筹管理电池、电机电控和乘员舱的热量,实现热量的高效循环和按需分配。这种集成化设计不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系统复杂度,还能显著提升热能利用效率,减少电能消耗,从而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并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和重量。

2.新型制冷剂应用推动环保转型

为应对全球变暖和环保法规要求,汽车热管理行业正加速淘汰传统制冷剂,转向采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的环保制冷剂,如R744(二氧化碳)和R290(丙烷)。虽然新型制冷剂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系统耐压性、安全性以及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挑战,但这条技术路径推动了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等核心部件的重新设计和技术升级,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3.智能化控制优化能量管理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始深度融入热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和云端数据,系统能够预测用户的用车习惯、实时分析车辆工况及外部环境变化,从而对热管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能量的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舒适控制。这种智能化控制不仅提升了用户的驾乘体验,还能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耗,延长续航里程,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游艺官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