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艺官网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核心支撑,近年来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在规模、技术、成本上领先,但需应对资源约束、产能过剩及国际竞争。
一、产业链
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矿产材料、电池材料。矿产材料主要包括锂矿、钴矿、镍矿、磷矿、铁矿、石墨矿等。电池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中游为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动力电池产品主要包括动力锂电池、铅酸电池、镍镉蓄电池、燃料电池。下游为动力电池应用及后市场。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船舶、eVTOL等。动力电池后市场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一)正极材料
1.正极材料出货量
受益于动力及储能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保持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正极材料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35.08%,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已达到210万吨,同比增长5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445万吨。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正极材料重点企业
正极材料重点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德方纳米、华友钴业、格林美、富临精工、厦钨新能、龙蟠科技、光华科技等。湖南裕能以磷酸铁锂规模优势及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领跑;容百科技凭超高镍技术及富锂锰基储备居首;当升科技聚焦高镍三元,依托国际化布局获国际大单;德方纳米独创纳米化技术强化磷酸铁锂性能;华友钴业、格林美分别以全产业链一体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构筑成本壁垒;富临精工凭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实现高毛利;厦钨新能巩固钴酸锂全球领先地位,产品结构均衡;龙蟠科技、光华科技则分别以海外拓展及业务多元展现增长韧性,共同勾勒行业技术升级与差异化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