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固态电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提出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的技术路线,目标在2027年前后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固态电池系列专题之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全景与机会洞察专题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政府部门机构、行业协会等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相关资料,从不同维度对锂金属负极行业现状与市场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业内各单位、企业决策高层及广大投资者寻找新的市场发展机会与投资机会,快速摸准行业发展脉络、理清行业演变趋势、迅速解决市场痛点,从而进入锂金属负极行业精准布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第一章 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综述
1.1 锂金属负极的定义
1.2 锂金属负极的行业范围界定
1.3 锂金属负极的主要特征
1.4 锂金属负极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难点
1.4.1 锂枝晶问题
1.4.2 界面稳定性
1.4.3 体积变化
1.5 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发展情况
1.5.1 行业发展历程
1.5.2 行业生命周期
1.5.3 行业所处阶段
1.6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6.1 本报告数据来源
1.6.2 本报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政策研究
2.1 锂金属负极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职能
2.1.1 监管体系
2.1.2 监管机构
2.2 锂金属负极行业标准
2.3.1 标准建设
2.3.2 现行标准
2.3.3 重点标准
2.3 锂金属负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2.3.1 锂金属负极行业主要政策汇总
2.3.2 锂金属负极行业主要规划汇总
2.3.3 锂金属负极行业重点政策解读
2.4 政策影响
2.4.1 政策引导下行业的发展方向
2.4.2 创新发展战略政策影响分析
2.4.3 新形势下政策体系问题
第三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市场发展调查
3.1 全球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现状
3.1.1 全球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历程
3.1.2 全球锂金属负极行业市场现状
3.1.3 国外锂金属负极主要产品调查
3.2 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3.2.1 中国锂金属负极技术现状
3.2.2 中国锂金属负极出货量调查
3.2.3 中国锂金属负极市场规模
3.3 中国锂金属负极竞争格局调查
3.3.1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分布
3.3.2 中国锂金属负极企业竞争格局
3.3.3 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集中度分析
3.4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分析
3.4.1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全景图
3.4.2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成熟度
3.4.3 中国锂金属负极价值链分布
3.5 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小结
3.5.1 国外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3.5.2 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3.5.3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研究小结
第四章 锂金属负极生产工艺与产业成本拆解调查
4.1 锂金属负极生产工艺
4.1.1 物理加工工艺
(1)挤压压延法
(2)辊压技术
4.1.2 化学沉积工艺
(1)电沉积法
(2)热蒸发法
4.1.3 复合负极制备技术
(1)锂-硅合金化
(2)锂-铜一体化
4.1.4 界面优化与改性工艺
(1)预锂化处理
(2)固态电解质涂层
4.2 锂金属负极产业整体成本结构
4.3 锂金属负极行业成本拆解
4.3.1 制造与人工成本分析
4.3.2 材料成本分析
4.3.3 其他原材料成本分析
4.4 典型企业锂金属负极业务成本及投入解析
4.5 研究小结
4.5.1 锂金属负极生产工艺研究小结
4.5.2 锂金属负极产业成本拆解调查小结
第五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调查——上游端(原材料及设备)
5.1 矿产资源供给、分布及玩家
5.1.1 锂矿资源
5.1.2 锗资源
5.1.3 锆资源
5.1.4 镧资源
5.2 设备的分类和玩家
5.2.1 涂布机
5.2.2 压延机
5.3 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调查
5.4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上游研究调查总结
第六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下游调查——固态电池
6.1 半固态电池
6.1.1 半固态电池的定义与特性
6.1.2 半固态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
6.1.3 中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市场现状
1、中国半固态电池出货量趋势
2、中国半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趋势
6.1.4 中国半固态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2、企业竞争格局
6.1.5 中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6.2 全固态电池
6.2.1 全固态电池的定义与特性
6.2.2 全固态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
6.2.3 中国全固态电池行业市场现状
1、中国全固态电池出货量趋势
2、中国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趋势
6.2.4 中国全固态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2、企业竞争格局
6.2.5 中国全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6.3 固态电池产业链中游研究小结
第七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下游应用调查——新能源汽车
7.1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7.1.1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
7.1.2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需求、主要客群
7.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7.2.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7.2.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7.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
7.3.1 2020-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增速
7.3.2 2020-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走势
7.3.3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案例
7.4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7.4.1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空间测算
7.4.2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趋势
7.5 锂金属负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研究小结
第八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下游应用调查——智能手机
8.1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
8.1.1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场景
8.1.2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需求、主要客群
8.2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
8.2.1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
8.2.2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8.3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
8.3.1 2020-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产量趋势
8.3.2 2020-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
8.3.3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电池应用案例
8.4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前景
8.4.1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空间测算
8.4.2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趋势
8.5 锂金属负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研究小结
第九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链下游应用调查——人形机器人
9.1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9.1.1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场景
9.1.2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市场需求、主要客群
9.2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9.2.1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9.2.2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9.3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
9.3.1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出货量调查
9.3.2 中国形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趋势
9.4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
9.4.1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市场空间测算
9.4.2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趋势
9.5 锂金属负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研究小结
第十章 他山之石-锂金属负极行业标杆案例分析——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10.1 赣锋锂业发展历程
10.2 赣锋锂业组织架构
10.3 赣锋锂业技术实力
10.3.1 技术优势
10.3.2 创新体系
10.3.3 创新成果
10.3.4 开放创新
10.4 赣锋锂业产业生态
10.4.1 化合物及金属
10.4.2 锂电池及材料
10.4.3 行业解决方案
10.5 赣锋锂业锂金属负极业务
10.6 赣锋锂业核心经营数据
10.7 赣锋锂业发展优势及经验借鉴
10.7.1 企业核心优势
10.7.2 未来发展战略
10.7.3 企业成长路径与经验借鉴
第十一章 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测算
11.1 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1.1.1 技术进步
11.1.2 产品创新
11.1.3 政策扶持
11.2 锂金属负极行业发展主要风险
11.2.1 技术风险
11.2.2 竞争风险
11.2.3 政策风险
11.2.4 运营风险
11.3 2025-2030年锂金属负极行业市场空间测算
11.3.1 2025-2030年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出货量预测
11.3.2 2025-2030年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市场空间预测
第十二章 中国锂金属负极产业研究总结和投资机会透视
12.1 研究总结
12.1.1 市场特点总结
12.1.2 技术趋势总结
12.1.3 产品趋势总结
12.1.4 企业格局总结
12.2 2025-2030年锂金属负极行业投资机会多维透视
12.2.1 锂金属负极市场痛点
12.2.2 行业爆发点分析
12.2.3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2.4 新进入者投资机会
12.3 2025-2030年锂金属负极产业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
12.3.1 锂金属负极产业发展策略
12.3.2 锂金属负极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2.3.3 锂金属负极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附】中国锂金属负极行业重点企业推荐
13.1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13.1.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1.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1.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1.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1.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2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13.2.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2.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2.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2.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2.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3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3.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3.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3.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3.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3.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4 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4.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4.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4.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4.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4.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5 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5.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5.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5.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5.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5.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6 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3.6.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6.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6.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6.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6.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7 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3.7.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7.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7.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7.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7.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13.8 当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8.1 企业产业分布及业务架构
13.8.2 锂金属负极相关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市场地位
13.8.3 相关产品、性能、特点
13.8.4 企业核心经营数据
13.8.5 企业成长轨迹及发展经验借鉴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