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整体发展状况
1.1 低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2 低空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综述
1.3.1 国际发展现状
1.3.2 国内市场规模
1.3.3 运行模式分析
1.3.4 重点区域发展
1.3.5 细分产业发展
1.4 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挑战
1.4.1 低空经济政策需完善
1.4.2 技术创新支持不足
1.4.3 基础设施不全不牢
1.4.4 产业领域需不断拓展
第二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1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定义与范围
2.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特点与需求
2.3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2.3.1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2 对社会服务的促进作用
2.3.3 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2.4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
2.5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分析
2.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招标情况
第三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设配套物理设施网建设分析
3.1 设施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3.1.1 设施网概述与功能定位
3.1.2 低空设施网建设现状
3.1.3 低空设施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3.2 通用机场
3.2.1 通用机场定义与分类
3.2.2 通用机场相关政策
3.2.3 在册通用机场数量
3.2.4 通用机场区域分布
3.2.5 通用机场分类分级
3.2.6 通用机场建设方向
3.3 起降点
3.3.1 起降点的定义与分类
3.3.2 起降点的选址与规划
3.3.3 起降点的运营管理
3.3.4 eVTOL起降平台分析
3.3.5 无人机起降平台研制
3.4 直升机停机坪
3.4.1 直升机停机坪的类型与特点
3.4.2 直升机停机坪的规划与设计
3.4.3 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技术
3.4.4 直升机停机坪的运营管理
3.4.5 低空经济发展对停机坪建设的需求
第四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感知及通信网络建设状况分析
4.1 空联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4.1.1 空联网概述与技术架构
4.1.2 空联网建设现状
4.1.3 空联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4.2 导航技术
4.2.1 主要导航设施
4.2.2 技术类别分析
4.2.3 关键技术发展
4.2.4 相关企业布局
4.3 通信技术
4.3.1 主要通信设施
4.3.2 技术类别分析
4.3.3 关键技术发展
4.3.4 相关企业布局
4.4 监视技术
4.4.1 主要监视设施
4.4.2 技术类别分析
4.4.3 关键技术发展
4.4.4 相关企业布局
4.5 气象数据
4.5.1 地面气象站分析
4.5.2 气象雷达分析
4.5.3 气象监测需求分析
4.5.4 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4.5.5 气象风险评估与预警
第五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共享数字空域建设状况
5.1 航路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5.1.1 航路网概述与规划原则
5.1.2 航路网建设现状
5.1.3 航路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5.2 空域航路
5.2.1 空域航路基本概念
5.2.2 空域航路需求分析
5.2.3 空域航路规划原则
5.2.4 空域航路管理策略
5.3 3D数字地图
5.3.1 3D数字地图技术基础
5.3.2 3D数字地图模型构建
5.3.3 3D数字地图功能设计
5.3.4 3D数字地图应用场景
5.4 城市信息模型(CIM)
5.4.1 城市CIM组成要素
5.4.2 城市CIM应用场景
5.4.3 城市CIM关键技术
5.4.4 城市CIM建设方案
第六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数字化管服系统建设状况
6.1 服务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6.1.1 服务网概述与功能定位
6.1.2 服务网建设现状
6.1.3 服务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6.2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
6.2.1 空管系统基本构成
6.2.2 空管系统发展模式
6.2.3 空管系统技术路径
6.2.4 空管系统重点企业
6.2.5 空管系统空间预测
6.3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
6.3.1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基本概述
6.3.2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组成要素
6.3.3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功能需求
6.3.4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技术架构
6.3.5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建设前景
第七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布局状况
7.1 深圳市
7.1.1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1.2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7.1.3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布局
7.1.4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7.2 北京市
7.2.1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2.2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难题
7.2.3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举措
7.2.4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3 上海市
7.3.1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3.2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3.3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7.3.4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4 成都市
7.4.1 成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7.4.2 成都金堂县低空物流体系构建思路
7.4.3 成都低空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体系
7.4.4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重大签约项目
7.4.5 成都低空经济机场设施建设规划
7.5 杭州市
7.5.1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5.2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7.5.3 杭州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进展
7.5.4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6 苏州市
7.6.1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6.2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6.3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布局
7.6.4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八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分析
8.1 政府投资
8.1.1 主要特点
8.1.2 适用范围
8.1.3 实施效果
8.2 企业投资
8.2.1 主要特点
8.2.2 适用范围
8.2.3 实施效果
8.3 PPP模式
8.3.1 主要特点
8.3.2 适用范围
8.3.3 实施效果
8.4 混合型投资模式
8.5 典型投资案例分析
第九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影响因素
9.1 政策法规因素
9.2 市场需求因素
9.3 技术创新因素
9.4 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章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发展空间潜力
10.1 市场规模预测与增长潜力
10.1.1 全球市场规模展望
10.1.2 中国市场规模预测
10.2 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趋势
10.2.1 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创新
10.2.2 新能源与绿色低空经济的融合
10.3 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整合机遇
10.3.1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0.3.2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10.4 低空经济前景规划与基础设施需求
10.4.1 发展前景规划
10.4.2 基础设施需求
第十一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发现与结论
11.2 投资思路建议
11.3 政策方面建议
11.4 企业方面建议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