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南山智園,深圳乃至全國的第一個“國際知識創新村”
l項目概況
南山智園為周邊舊工業村(園)改造樹立了榜樣,為周邊低端制造業升級指明了方向,把城市中心區的舊村改造推向了新高度,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園區、社區、校區“三區融合”的國際知識創新村,集聚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是一個開放的創新生態體系。
基本概況 | 區位 | 位于新大學城南邊,深圳中央商務區西北8公里以外,共占地15.20公頃 |
交通 | 基地南部緊鄰地鐵五號線和留仙大道,地鐵塘朗站設置于此,距深圳北站僅2站、10分鐘內抵達福田站和城市核心區 | |
地理特色 | 處塘郎山系和燕臺山系之間的帶狀平坦谷地,周圍的垂直元素定義了自然邊界 | |
項目規模 | 總用地15.2ha,總建筑面積約62.5萬㎡,容積率3.72。項目共14棟辦公樓,建筑面積14.2萬㎡,分為兩期進行建設,其中A、B、C區為一期,D區為二期 | |
建筑功能占比 | 工業研發(占82%)、辦公(占15% 及商業(占3%) | |
產業功能 | 項目定位 | 大學城科技產業園、 國際知識創新村示范區,是“大沙河創新走廊”代表作 |
引入產業 | 互聯網、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文化產業、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和智能電網,主要服務于總部企業、創新型企業 | |
重點產業 | 互聯網、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 | |
園區特色 | 基本形成一樓一園區,即一棟樓里聚集相關產業企業 | |
功能構成 | 項目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產業加速器”和創業服務中心。其中產業加速器,包括了孵化中心(靈感區),儀器儀表產業園(研究區)和服務外包產業園(實踐區);創業和產業園服務中心,為創業者提供工作平臺及支持學生創業與工作,并成為南山區“西部硅谷”重要的組成部分 |
l項目規劃
項目規劃立足片區的山丘特征及復雜的自然地形,基于新型園區城市化的認知,主要設置五大分區,滿足現代研發設施的使用要求和空間靈活性。
五大分區如下:
v靈感區——孵化中心,提供能達到研發、生產和教育一體化目標的建筑及空間
v研究區——儀器儀表產業園,支持和鼓勵醫療設備與相關行業發展的區域
v知識區——創業及產業園服務中心,擁有為輔助產業加速器三個組成部分的功能空間及資源
v實現區——服務外包產業園,擁有服務外包產業所需大面積,高效的辦公空間
v發現區——在以上四大分區間形成具有獨特景觀和公共空間的“城市”中心,是具有組織、實驗、和交際元素的中心區域
目前,南山智園入駐單位滿意度大幅提高、創新活力迸發——單位面積產值、單位面積產生稅收等多項經濟社會指標持續領跑全國。深信服、優必選等入駐企業成為全國創新榜樣。按照計劃,下一步,南山區將在南山智園構造一個全智慧的服務平臺,把園區的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聚合在一起,實現園區企業、科研機構有質量有效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