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9月7日,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C星。據悉,7日11時1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C星。海洋一號C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同時也是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顆海洋業務衛星。據了解,該衛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遙感技術水平,對我國研究海氣相互作用、提高防災減災能力、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我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此次海洋一號C星的成功發射意義重大,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微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值穩步增長,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產業產值
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2550.2億元,較2016年增長20.4%。近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值穩步增長,預計2020年產值將超3600億元。
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占比為35.4%,達到902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80%。
應用市場
目前,國內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主要有三大應用市場,包括行業市場、大眾市場以及特殊市場。
1、行業市場保持增長。2017年衛星導航行業應用規模的增長主要以車船監管、高精度應用為主,同時電力行業也已基本形成了穩定增長的授時、定位、短報文應用市場。
2017年車船監管市場的拓展仍然主要集中在道路營運車輛、出租車、公務車、內河輪渡、遠洋船舶等領域,為行業用戶提供終端產品和系統集成服務,市場需求總體穩定,相關產品及服務總收入約在6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