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日前,《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正式發布。據《白皮書》指出,氫能定將成為中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的能源體系中占比將達10%左右,其中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未來,氫能將在交通運輸、工業等領域實現普及應用。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由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在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為清潔的是氫能,氫氣使用過程產物是水,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無污染,被看做是最具應用前景的能源之一,或成為能源使用的終極形式。近年來,我國正在加快發展氫能產業,利好政策相繼推出,氫能產業得到政策的支撐前景廣闊。
一、氫能市場現狀分析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為清潔的一種,被稱為最理想的新能源。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氫、氫能應用等方面。其中,制氫是基礎,儲運和加氫是氫能應用的核心保障。
氫能的上游是氫氣的制備,主要技術方式包括傳統能源的化石原料制氫法、化工原料制氫法、工業尾氣制氫法、電解水制氫法以及新型制氫技術等。
氫能儲量大、比能量高、可貯存、可運輸,氫能源產業鏈的中游就是儲存環節。目前,氫能的主要儲運技術包括高壓氣態、低溫也太、固體材料儲運以及有機液態儲運等。
下游是氫能的應用,涉及到能源的多個方面,除了傳統石化工業應用如合成氨、石油與煤炭深加工外,還包括加氫站、燃料電池汽車等領域的應用。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中指出了我國氫能產業中的弱點所在。目前,我國氫能產業鏈中企業主要分布在燃料電池及零部件、應用等環節,而在氫能儲運及加氫基礎設施方面的發展較為薄弱。未來,氫能的儲運將更為完善,到2050年全國加氫站將達到1萬座以上。
隨著我國氫能產業加速發展,氫能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此背景下,氫氣產量持續增長。據預測,2019年我國氫氣產量將近2000萬噸,到2020年將超2000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