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為調味品消費升級奠定基礎
我國調味品市場的終端需求主要來源于食品制造業、餐飲業和家庭消費三方面。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餐飲業、家庭消費和食品制造業對調味品的需求均保持旺盛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510元增至2018年的28228元。
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社會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中青年人群的消費觀念在改變,對健康飲食以及便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既有助于調理食品消費、外出用餐消費的持續增長,又有助于家庭烹飪從單純使用傳統調味品到使用復合調味料的升級。
(2)連鎖餐飲行業蓬勃發展為復合調味品創造全新商業機會
“中央廚房+門店”的標準化餐飲連鎖經營模式已經成為國內餐飲行業今后的發展趨勢,我國已有超過70%的連鎖餐飲企業自建了中央廚房,且各連鎖餐飲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實行了標準化的生產,是餐飲連鎖企業實現高水平規模效應的必要配置。
該模式下,具備研發能力、可以提供定制化調味料服務的復合調味料企業可以根據餐飲企業的要求為其定制適用于某款菜品烹飪的調味料,不僅大大簡化了廚師工作,更讓餐飲企業的特色化、標準化和規模化成為可能;甚至還可以全面為餐飲企業提供菜品研究策劃、成本控制、烹飪流程優化、品質控制等精細化服務,幫助餐飲企業研究分析消費者偏好,不斷推出新的菜式,指導廚師使用標準化調味品,從調味產品的供應商變為調味料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3)行業標準及市場準入制度的完善
隨著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調味品行業近幾年陸續頒布一系列的行業標準,行業標準及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穩步完善,市場運行更為規范,一些不規范的小企業的市場空間勢必會遭受擠壓,促進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行業規范將有助于優勢企業進一步做大,對調味品行業的結構升級、產品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過去低檔產品惡性競爭的情況也將得到規范,規模化的企業在以后的市場競爭中將占據更大的優勢。
三、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1)行業標準不完善
我國調味品種類繁多,調味品標準化起步較晚,而復合調味料作為一種較新的產業,其行業標準的制定更是不足。復合調味料種類繁多,多達上千種,制定行業標準很難囊括全部品種。此外,復合調味料行業標準的制定反而限制了行業的延伸,限制了企業開發產品的能力。因此,囊括復合調味料所有產品的行業標準制定存在難度。
(2)下游的餐飲行業管理規范水平整體不高
作為復合調味料行業的下游市場之一,我國餐飲業中90%以上的餐飲企業為小企業,即使是近年來逐漸凸顯優勢的各大連鎖餐飲企業,在管理規范、財務規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