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編制在即,我國旅游業發展有何新趨勢?
“十三五”時期,我國旅游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那么,回顧“十三五”旅游業的發展目標與趨勢,“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游產業又會有怎樣發展趨勢呢?
從“十三五”來看:旅游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1.旅游經濟穩步增長。城鄉居民出游人數年均增長10%左右,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1%以上,旅游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
2.綜合效益顯著提升。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對餐飲、住宿、民航、鐵路客運業的綜合貢獻率達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業人數100萬人以上。
3.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廁所革命”取得顯著成效,旅游交通更為便捷,旅游公共服務更加健全,帶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實,市場秩序顯著好轉,文明旅游蔚然成風,旅游環境更加優美。
4.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續增長,出境旅游健康發展,與旅游業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在全球旅游規則制定和國際旅游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三五”期間,我國旅游業發展趨勢表現為:
1.消費大眾化。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持續推進,旅游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助游、自駕游成為主要的出游方式。
2.需求品質化。人民群眾休閑度假需求快速增長,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個性化、特色化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質化和中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
3.競爭國際化。各國各地區普遍將發展旅游業作為參與國際市場分工、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紛紛出臺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旅游市場全球化、旅游競爭國際化,競爭領域從爭奪客源市場擴大到旅游業發展的各個方面。
4.發展全域化。以抓點為特征的景點旅游發展模式向區域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加速轉變,旅游業與農業、林業、水利、工業、科技、文化、體育、健康醫療等產業深度融合。
5.產業現代化。科學技術、文化創意、經營管理和高端人才對推動旅游業發展的作用日益增大。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旅游業的應用更加廣泛。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成為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