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特色小鎮概述
特色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
隨著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開展,小鎮數量持續上升。目前,住建部已發布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鎮名單。其中,第一批共127個鎮,浙江省最多為8個;第二批共276個鎮,江蘇、浙江以及山東最多達15個。此外,第三批特色小鎮的申報工作也在進行中。
PART2:體育小鎮開發環境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曾將其稱為繼IT產業之后的全球“財富第五波”,特別對于中國來說,目前“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提升了大健康產業的地位,未來大健康產業前景光明,預計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規模有望突破9萬億元。體育小鎮也可以看作是大健康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新形式。
除了大健康帶來新機遇以外,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多重利好政策支撐、體育產業前景廣闊等因素也利好體育小鎮的發展。
PART3:體育小鎮發展現狀
利好政策頻出,各地體育小鎮的規劃、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此前,體育總局通過對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申報項目的篩選,公布了首批96個體育特色小鎮試點名單。據名單顯示,北京、河北、湖北體育小鎮數量最多達6個;其次為山東、湖南、廣東有5個;上海、江蘇、廣西、重慶、四川、云南有四個;其他省市均有分布。
體育小鎮,是我國體育產業和新型城鎮化結合下的新業態。體育運動包含多個方面,因此體育小鎮也不是單一的。目前,我國體育小鎮總有四大類:產業型體育小鎮、康體型體育小鎮、休閑型體育小鎮、賽事型體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