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佛山南海氫能規劃發布 南海區氫能產業布局現狀及發展前景(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2-25 12:09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佛山市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印發了《佛山市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 年)》【全文鏈接。南海區是佛山氫能產業發展的集聚區,擁有制氫及加氫設備企業、加氫站設計與建設運營企業、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企業、整車制造企業,同時引入多家氫能產品檢測與設備研制企業,涵蓋了從制氫、加氫設備、加氫站設計和建設、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汽車整車生產等產業鏈各環節,帶動南海區氫能產業集聚發展。

一、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背景

目前,佛山市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居于全國前列,主要受以下利好因素影響:

1、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佛山市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經濟運行呈現總體穩定、穩中有好發展態勢。2019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751.02億元,可比增長6.9%,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其中,南海區地區生產總值總體平穩。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全區實現生產總值3176.62億元,同比增長6.9%。

數據來源:佛山市南海區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汽車產業蓄勢待發

近年來,南海區依托裝備制造業傳統優勢,以“傳統產業升級、開拓新興產業”為抓手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先進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開拓新興產業。隨著南海區的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一汽大眾、北汽福田等國內大型車企相繼落戶南海。截至 2018 年底,區內汽車制造業規上企業 85 家,其中整車生產企業(含改裝資質)5 家,汽車制造業工業年產值近 1000億元;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規上企業 298 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規上企業 72 家。南海區在數控機床、制造機器人等先進裝備制造領域取得突破,并率先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帶動汽車制造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成為南海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3、率先布局氫能產業,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南海區是佛山氫能產業發展的集聚區,擁有制氫及加氫設備、加氫站設計與建設運營、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整車制造等產業鏈環節企業布局。此外,南海區還引入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廣東拜特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廣東蘭氫科技有限公司等氫能產品檢測與設備研制企業,涵蓋了從制氫、加氫設備、加氫站設計和建設、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汽車整車生產等產業鏈各環節,帶動南海區氫能產業集聚發展。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基礎設施穩步建設

2017 年 9 月,率先啟動科技部和全球環境基金(GEF)/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廣泛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據統計,已上牌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440 輛,其中,公交車 11 輛,物流車 426 輛,寬體輕客車 3輛;已招標氫燃料電池公交車 386 輛,將于 2020 年上半年投入運營。

投入運營 4 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推動建設 1條氫燃料電池有軌交通線路。加氫站建設穩步推進,率先探索建立了國內首個加氫站的審批、建設、驗收流程,推進高密度商用標準化加氫站規模化建設,建成了國內首個商業化加氫站——瑞暉加氫站、首個油氫合建站——中石化樟坑加油加氫合建站、國內首批高密度商用標準化加氫站——松崗禪碳路加氫站和獅山桃園加氫站等 4 座加氫站,在建 8 座加氫站,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提供加氫服務。其中,松崗禪碳路加氫站具有3個國內第一:國內最大容量的45MPa高壓儲氫加氫站、國內最大排量的活塞式氫氣壓縮機加氫站和國內首個參照 SAE J2601《輕型氣態氫表面車輛用燃料加注協議》及 J2601-2《重型氣態氫車輛用燃料加注協議》開發建設的加氫站,符合國際加氫站技術發展趨勢,將成為國內加氫站的標桿。

5、培育發展創新平臺,不斷提升創新能力

南海區加強與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合作,推動建立北理工華南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服務與管理中心、仙湖實驗室、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佛山分中心、浙江大學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佛山分中心、華南氫安全促進中心、廣東省武理工氫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中心華南中心、自潤滑流動動力機械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產學研平臺,緊密圍繞氫能核心關鍵技術,推動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依托國際氫能協會標準和規范專業委員會(IAHE-CSD)秘書處、國際標準化組織氫能技術委員會(ISO/TC 197)聯絡處、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和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推進氫能領域標準的制定,創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發揮華南師范大學理工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市技師學院、南海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南海校區)等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優勢,設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氫能經濟職業學院,加強氫能技術人才培養,增強南海區氫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6、打造國際交流平臺,不斷提升氫能產業地位。

自 2011年起,南海區先后聯合中國燃料電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辦兩屆燃料電池及氫能技術發展國際峰會;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全國氫能技術標準化委員會,舉辦兩屆氫能周活動;依托國際氫能協會標準和規范專業委員會(IAHE-CSD)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氫能技術委員會(ISO/TC 197),舉辦國際氫能標準和安全(南海)高端論壇;聯合 UNDP 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 UNDP 氫能產業大會和氫能燃料電池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氫能產業盛會和展會之一,使南海氫能成為國內外響亮的品牌,有效地促進南海氫能產業地位的不斷提升,氫能產業人氣持續旺盛。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