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受“豬周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沖擊和一些地方不當禁養限養等因素影響,2019年全國生豬產能下降較多,豬價漲幅較大。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也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2018年8月3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后病毒很快傳播到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019年,中國也已因非洲豬瘟撲殺生豬超百萬頭。受此影響,全球豬肉供給低迷,豬肉價格瘋狂上漲。
人類多食用家畜、家禽肉,以豬、牛、羊、雞、鴨為主,并以此為原材料生產肉制品。而由于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我國肉類消費以豬肉為主。整體看來,我國豬肉產量變動幅度不大,但仍表現出下滑的趨勢。2017年豬肉產量為5451.8萬噸,2018年下降至5403.74萬噸。2019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我國豬肉產量出現明顯的下降。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豬肉產量4255萬噸,比上年下降21.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豬肉市場波動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熱點。今年3月份豬肉價格開始起飛,但并沒有持續上漲。隨著國家儲蓄凍豬肉的投放等一系列措施穩定豬肉價格后,豬肉價格漲幅有所緩和甚至由升轉降。具體來看:8月份開始,豬肉價格環比漲幅趨緩,同比則從11月份開始趨緩。統計局12月數據顯示:豬肉價格同比上漲97.0%,環比下降5.6%,豬肉價格由升轉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豬肉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