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引爆行業之三——非接觸類經濟
一、行業概述
(一)、行業簡介
“非接觸經濟”指的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人工智能或者是網絡等平臺,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不通過接觸就可以實現經濟活動或者是方式。“非接觸式”實踐的本質就是利用傳感攝像機、機器人、云平臺、紅外儀等橋梁媒介,延伸人體的視覺、聽覺、觸覺。
(二)行業產業鏈
非接觸類經濟涵蓋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短視頻、網絡游戲、VR、非接觸政務以及非接觸型生活服務等眾多領域,文章以VR為例,對其類經濟規模和產業鏈進行分析。
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政府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推動著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VR產業生態已初步建立,近眼顯示、感知交互、網絡傳輸、渲染處理與內容制作等關鍵技術體系已初步形成。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依次可以分為零部件、硬件設備、軟件應用、內容、服務/渠道、以及客戶等六個環節。
圖3-1:VR產業鏈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政策環境
“非接觸類經濟”相關政策涉及各個方面,包括教育領域、工業領域以及消費領域等。
表3-1:國內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VR市場規模
以VR為例,當前我國VR產業處于高速增長的態勢中,2018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8.3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1倍左右。由于目前許多下游應用領域都還沒有完全打開市場,預計未來幾年仍將處于高速增長時期,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圖3-1:中國VR產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發展趨勢
一是“競”點臨近,行業即將迎來洗牌,國內目前有上百個VR眼睛品牌,低端競爭將明顯加劇。
二是高性能化發展。以手機盒子等為代表的中低性能VR產品逐漸走向弱勢,而高性能頭盔和一體機等將成為研發投資熱點。
三是向內容和平臺轉型。一方面,內容平臺的資本吸引力不斷增強,創業企業紛紛介入;另一方面,龍頭企業依托內容平臺彌補硬件低價。
在市場愈加注重用戶體驗的大趨勢下,VR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途徑,目前VR需求缺口巨大,疊加此次疫情對非接觸類經濟的“啟動”效應,以VR為代表的非接觸類經濟將迎來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