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間全國郵政業攬收包裹5.3億件 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服務能力(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4-09 09:48
分享:

其中,2019年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7.4%、80.4%和2.2%;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10%、52.6%和10%。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降5.1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上升5.1個百分點,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與去年同期持平。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9.7%、12.9%和7.4%,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0.2%、11.3%和8.5%。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2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個0.2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個0.3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省市來看,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最多的為廣東省,累計快遞業務量達168.06億件,同比增長29.7%。2019年快遞量排名前十的省市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福建、河北、北京、河南、四川。以下為具體榜單: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農村地區快遞網點超過3萬個、公共取送點達6.3萬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6.6%。2020年,國家郵政局將推進“快遞下鄉”換擋升級,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小快遞撬動大市場。”快遞網點的渠道優勢,助力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這種雙向流通有效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

在超大的市場、持續優化的政策環境、務實的商業模式等背景下,我國快遞物流正處于難得的發展戰略機遇期。快遞與快運、物流、供應鏈、電商、制造業、農業等多領域廣泛融合發展。未來快遞將成為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參與者、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的重要引領者、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推動者、智慧城市建設重要貢獻者、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以及產業生態鏈上的重要賦能者。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快遞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物流產業大數據、物流產業規劃策劃、物流產業園策劃規劃、物流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