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在農副產品銷售方面大有可為 2020年我國農村電商發展前景分析(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4-21 09:26
分享:

2020年農村電商行業發展趨勢

1、農村電商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十分迅速。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預計2020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逼近2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

隨著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農村網店數不斷增長,帶動就業人數一路飆升。據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較2016年增加169.3萬家,同比增長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據了解,農村網店用戶主要集中在農村淘寶、拼多多、云集等平臺,其中阿里巴巴的平臺擁有超100萬農村網商,云集也在全國31省市自治區均有店主分布。隨著農村地區電商知識普及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加上數量不斷增加的服務類平臺,將進一步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2、相關設施日趨完善

有關數據顯示,4G網絡以及互聯網光纖覆蓋了大部分農村,網絡使用費用已大幅下降;智能設備,如智能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設備已逐漸普及;支付方式,如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越來越便捷;農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基本的行政村落都已經完成了道路硬化,交通方式更加便捷;物流體系不斷完善,物流網絡的覆蓋面積不斷擴大,隨著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現在各個村鎮基本都可以通過物流達到貨物流通的目的。

3、經營模式逐漸豐富

目前,農村電商經營模式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第一種是農產品加工企業依托現有的電商平臺進行網上銷售,如淘寶、拼多多、京東、中國扶貧網等已經建設完備的電商平臺;第二種是阿里巴巴的線下服務站,阿里巴巴在呂梁市的某些縣設立運營中心,在運營中心之下又設立許多的服務站。第三種是企業通過自己建立的電商平臺進行網上銷售,但是這種模式相對較少。

4、產品多為當地特產

無論是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還是線下服務站或是自有電子商務平臺,其銷售的產品品種主要是核桃、小米、沙棘汁、紅棗等當地的特色產品以及其深加工產品,“三農”服務的產銷發展以及農業生產生活用品的購買仍比較滯后。

5、用戶認可逐步提高

目前來看,大多數企業認為電子商務平臺不僅是企業產品的一個重要銷售途徑,還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能夠有效地推動產品的線上以及線下銷售。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將銷售范圍不斷擴大,實現銷售金額不斷增加的目標。例如,呂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沙棘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其銷售范圍已經由原先的山西、北京等北方城市不斷擴大到廣東、湖南等南方地區,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地區的認可。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戶希望利用電子商務平臺,解決自產農產品價格低、銷售難等問題。

6、經濟效益逐年提升

大部分企業在開通電商平臺之后,其銷售數量、銷售金額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參與人數逐漸增加、產品種類日趨豐富、經營能力逐步提升。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