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升級正當時 智能制造產業鏈及細分產業重點梳理(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4-21 18:01
分享:

細分產業4: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是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需求,具有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特點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

據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介紹,測算表明,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分別為1.42萬億元、2.13萬億元,占GDP比重分別為1.5%、2.2%。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9%,同時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RFID等物聯技術發展處于初期。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在RFID、傳感器等物聯技術和設備產業上的發展還較為落后,如我國RFID企業總數雖然超過百家,但是缺乏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芯片、中間件等方面,目前還未形成成熟的RFID產業鏈。

傳感器行業發展相對成熟。目前國內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已建成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我國傳感器有賴進口,技術差距仍明顯。目前全球約有40個國家從事傳感器研制、生產和應用開發,其中美、日、德等國的市場總占有率較高。相比下,我國傳感器企業以小型企業為主,傳感器技術水平偏低、研發實力較弱、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

細分產業5:智能生產

智能生產主要包括機器視覺、3D打印。機器視覺是一種基礎功能性技術,是機器人自主行動的前提,能夠實現計算機系統對于外界環境的觀察、識別以及判斷等功能。目前,中國的機器視覺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是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全面屏、指紋識別、虹識別、柔性屏等新產品乃至整個電子制造領域,對機器視覺也提出了史無前例的精度標準。為了應付層出不窮的新應用需求,工業相機的設計也出現了新的發展方向。由此看來,工業4.0離不開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離不開機器視覺。機器視覺是實現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人類視覺在機器上的延伸。

目前,中國的機器視覺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是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受益于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制造業總體規模持續擴大、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政策利好等因素,中國機器視覺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首次超過100億元。隨著行業技術提升、產品應用領域更廣泛,未來機器視覺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逼近18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D打印技術,也稱“增材制造”或“增量制造”,是基于三維CAD模型數據,通過增加材料逐層制造,將直接制造與相應數學模型結合的一種制造方法。它涵蓋了產品生命周期前端的“快速原型”和全生產周期的“快速制造”相關的所有打印工藝、技術、設備類別和應用。目前,3D打印技術日漸成熟。

目前,中國的3D打印應用主要集中在家電及電子消費品、模具檢測醫療及牙科正畸、航空航天等領域,未來將向醫療、建筑等更廣的應用場景發展。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約為33.6億元。伴隨著中國3D打印技術的相應成熟,在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需求將持續增加,預計2020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將近5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智能制造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