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產業”十四五“展望
當前,面對國際能源供求格局深刻調整、新一輪能源技術變革方興未艾的形勢,我國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必須抓住機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革命和國際合作,優化能源結構,努力補上能源發展中資源環境約束、質量效益不高、基礎設施薄弱、關鍵技術缺乏等諸多短板,提升能源產業競爭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更好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我國能源發展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十四五規劃中一個很重要的發展目標和任務還是著力加大力度,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為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的目標奠定堅定基礎。
“十四五”時期,我國仍將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能源革命形勢,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仍將占主導地位,為加快推動能源消費革命,進一步提高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將成為“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任務。能源生產既要優存量,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也要拓增量,加快提升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發展核能,優化能源生產布局。能源消費要抓好總量和強度雙控制,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聚焦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切實推進節能減排,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培育新動能,提高能源效率,推動形成注重節能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當前要統籌做好冬季居民供暖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另外,“十四五”時期,加快技術創新和體制改革仍然是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依托。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特別是新能源并網技術和儲能、微網技術上取得突破,全面建設“互聯網+”智慧能源,提升電網系統調節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發展先進高效節能技術,搶占能源科技競爭制高點。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激發能源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廣大員工的創造激情和創新潛能,培育更多能源技術優勢并轉化為經濟優勢。要深入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和改革油氣礦權制度、理順電力輸配環節等,在深化能源國企改革的同時,積極支持民營經濟進入能源領域。完善鼓勵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機制和政策,理順能源價格體系,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公平競爭的能源市場體系。
再有,隨著能源技術及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系統將走向智能化。能源科技創新加速推進,新一輪能源技術變革方興未艾,以智能化為特征的能源生產消費新模式開始涌現。智能電網加快發展,分布式智能供能系統在工業園區、城鎮社區、公用建筑和私人住宅開始應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用能主體參與能源生產和市場交易,智慧能源新業態初現雛形。
最后,“十四五”期間,能源國際合作將邁向更高水平。“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深入實施,推動能源領域更大范圍、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的開放交融,有利于全方面加強能源國際合作,形成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新格局。世界能源低碳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成為世界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天然氣消費比重已經超過30%,2030年天然氣有望成為第一大能源品種。歐盟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已經達到15%,預計2030年將超過27%。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了世界核電發展進程,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主要核電大國和一些新興國家仍將核電作為低碳能源發展的方向。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十四五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十四五重大項目謀劃、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十四五專項產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