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數字經濟產業迎政策利好 2022年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或達2428億元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6-19 17:47
分享:

附件2:

《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深圳市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搶抓數字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加快推動我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為深圳產業迭代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有力支撐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我局牽頭研究起草了《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將有關起草情況說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數字經濟產業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數字經濟處于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階段,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按照狹義數字經濟產業概念,2019年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1596.59億元,同比增長18%,占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達到15.7%,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50%),按照廣義數字經濟產業概念(即信息通信產業),2019年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規模達到27828.6億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數字經濟產業再次展現出強大活力,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現代生產制造、商務金融、文化消費、教育健康、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為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和生產運轉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為我市轉型發展的主動力、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根據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實現增加值403.54億元,同比增長4.9%。

(二)深圳數字經濟產業亟需解決諸多短板。

一是新動能尚未形成有效支撐。2019年深圳信息安全軟件收入不足百億,工業軟件收入不足千億,專注區塊鏈技術開發企業僅59家,區塊鏈領域典型示范應用項目數量寥寥;工業企業普遍對工業互聯網重要意義認識不夠。數字經濟產業領域新技術新業態發展水平尚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二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總體上深圳數字經濟產業的自主創新水平還不高,核心競爭力還不強,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缺芯少魂”現象突出,深圳市國產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三是缺乏重大平臺載體。深圳數字經濟產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但主要依賴于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發揮的作用較小,缺乏產業創新中心、產業聯盟、公共服務平臺、展會論壇等重大平臺載體,尚未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和集聚效應。四是過于依賴龍頭企業。深圳數字經濟產業顯然對三巨頭(騰訊、中興、華為)依賴程度較大,產業結構不均衡,三巨頭實現軟件收入占全市比重達65.4%,相當于北京141家十億元以上企業在北京軟件產業的分量。

二、起草過程

(一)摸清產業發展現狀。

圍繞《實施方案》編制需求,我們通過文獻資料收集、企業調研、運行監測等多種形式,全面梳理了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基礎及發展情況。重點摸底我市數字經濟產業的產業鏈、發展現狀、主要特點及發展趨勢,分析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我市數字經濟產業在國際、國內所處的地位,形成了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調研報告及軟件、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細分領域運行分析報告,為編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二)組織企業調研座談會。

組織調研騰訊、平安、維沃、歡太等18家數字經濟企業,調研數字產業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積極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圍繞完成行業經濟發展任務,梳理匯總產業發展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強產業發展趨勢跟蹤研判,形成《“問計于企”調研情況匯總表》等資料。

(三)做好政策銜接。

落實《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文件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產業的要求,廣泛參考借鑒北京、上海、山東、貴州、江蘇等兄弟省市在數字經濟產業相關政策規劃文件的思路和做法,確保《實施方案》與上位政策及平行文件的銜接一致性。

(四)廣泛征求意見。

我局向15個相關市直部門、11個區政府征求意見,共收到17條意見,其中采納12條,解釋說明5條。我局根據各單位意見做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和數字經濟產業園區規劃布局一覽表。

(一)發展目標。

發展目標主要分為產業規模、創新能力、支撐體系和產業集聚四個維度,包括定量和定性目標。

(二)重點領域。

數字經濟產業涉及的領域較廣,國家和各省市有關政策文件關于數字經濟產業劃分的情況也不盡相同,目前尚未有統一的劃定。《實施方案》重點考慮深圳的產業定位、發展優勢且我市有一定產業基礎的領域納入實施方案,選擇大數據產業、云計算產業、區塊鏈產業、信息安全產業、人工智能產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工業互聯網產業、金融科技產業、智慧城市產業、電子商務產業、數字產業創業及其他新興業態等十二大領域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三)主要任務。

重點任務主要從提升科技創新引領能力、完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優化數字經濟產業布局、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服務業數字化應用、支持數字經濟雙創平臺建設、深化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夯實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等九個方面進行布置,從技術、產品、標準、市場、平臺、空間等多維度加快推動我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為深圳產業迭代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有力支撐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主要從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資金支持、創新體制機制、注重人才引培四個方面保障實施方案具體任務的實施和目標的順利完成。

(五)數字經濟產業園區規劃布局一覽表。

梳理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區規劃布局,推動整合提升各基地、園區、產業集聚區功能,為優勢產業集群建設提供強有力平臺支撐。推進加大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集聚企業、項目、人才等優勢資源,進一步提升產業平臺載體功效。

四、指標測算

根據市統計局統計數據,2019年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1597億元,同比增長18%。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增長15%左右,2022年達到2428億元。

根據市統計局統計數據,2019年深圳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5290億元,同比增長16.4%。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增長15%左右,2022年達到8045億元。

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9年深圳市軟件業務收入6930億元,同比增長16.7%。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增長15%左右,2022年達到10539億元。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