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相關政策
在化妝品行業迅速崛起的同時,行業監管持續加強,利好政策不斷助力行業發展。如: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曾在2018年印發《化妝品分類規范(征求意見稿)》——該規范以產品功能宣稱、作用部位、產品劑型和使用人群為依據細化分類,實施編碼原則。以下是化妝品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化妝品競爭格局
近幾年,新國貨崛起,國產化妝品接受度不斷增強。從市場份額來看,國產化妝品品牌已占56%的市場份額,國際品牌占據44%的市場份額。
國產化妝品形象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來看,化妝品高端市場仍由國際品牌主導,大眾市場中海量國產品牌競爭激烈。從價格定位來看,以護膚品為例,單品價格在500元以上一般認為屬于高端市場,由國際品牌如雅詩蘭黛、資生堂等主導,品牌效應明顯且研發門檻較高;單品價格約200-500元為中檔市場,代表品牌包括丸美、悅詩風吟、妮維雅等;單品價格在200元以下為大眾市場,基數較大,代表品牌包括珀萊雅、百雀羚等。目前來看,國產化妝品品牌主要集中于大眾和中檔市場,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融資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