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疫苗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投資圖譜深度剖析(附企業名錄)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7-06 16:59
分享:

中游

疫苗簽發量小幅波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產國。根據中檢院數據披露,我國每年批簽發疫苗5億支-10億支,全球排名第一。2012-2015年由于國內缺少重磅品種上市,疫苗產值均保持在150億元左右,行業增長陷入停滯。2016年由于“山東疫苗”事件,導致疫苗簽發量下降,直到2017年有所回升達到5.9億支;2019年,疫苗簽發量進一步上升為5.66億支。

數據來源:中檢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疫苗市場潛力大

按銷售收入計,中國的疫苗市場總規模由2013年的199億元增至2019年的311億元。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成人市場尚未開發)、國民收入增加、對疫苗接種的益處的認識日益提高、政府對預防性醫療保健的支出不斷增加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疫苗行業市場規模將增加,預計到2025年達到610億元。

數據來源:灼識諮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疫苗行業監管趨嚴

疫苗行業是生物醫藥行業重要的子行業,也是我國大力發展與扶持的行業,相關部門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疫苗領域的發展,在科研立項、經費補助、新藥審批、技術改造投資上均給予支持,鼓勵開展基礎性研究和開發共性、關鍵性以及前沿性重大醫藥研發課題,支持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通過產學研整合技術資源,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另一方面,疫苗由于預防性和強制性,影響范圍廣。為避免疫苗副作用可能帶來的嚴重社會影響和災難,國家監管部門對疫苗行業實行嚴監管,從研發、生產、流通、銷售和售后安全等各個環節。2004年以來,我國逐步完善批簽發制度,2005年《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頒布,作為國家監管疫苗的框架性文件,為我國疫苗行業的規范發展貢獻了重要作用;2016年3月“山東疫苗事件”引發了社會強烈反響,2016年4月,國務院頒布實施修訂后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其中提出了取消批發環節,由生產企業直接向縣級疾控預防控制機構配送二類疫苗,即實施流通環節的一票制。2018“長生生物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于疫苗安全的質疑,促成了疫苗法的出臺,2019年7月,《中國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頒布,12月起開始實施,從立法的角度嚴格監管疫苗行業,疫苗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強監管時代。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