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跨境進口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規模及驅動因素分析(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7-08 15:49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海外品牌產品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觸及中國消費者,即一般貿易模式及新興跨境進口模式。一般貿易為一種品牌電子商務服務,通過線上零售平臺銷售產品,買賣雙方均在中國大陸。跨境進口為一種品牌電子商務服務,通過跨境線上零售平臺銷售產品,且買家及賣家位于不同的司法權區。

跨境進口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作為新興市場,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迅猛。中國跨境進口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40億元增至2019年的97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9.8%,遠遠高于同期整體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隨著跨境進口業務中品牌電子商務服務的日漸普及,預計中國跨境進口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于2019年至2024年將繼續以17.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4年將達至2179億元。

數據來源:灼識諮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跨境進口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驅動因素

1、消費者對個性化及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新一代對個性化及高質素商品的需求持續增加,推動跨境進口線上零售市場的發展。此外,全球化發展(例如出國留學、境外旅游及國外文化輸入)進一步為跨境進口線上零售市場培育大量消費者。跨境進口線上零售已形成一個高效渠道,提供無法通過一般貿易渠道購買的商品,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選項。與須繳納關稅及13%增值稅的一般貿易不同,通過保稅倉進行的跨境進口須繳納9.1%的綜合稅。總體而言,通過跨境線上零售采購的商品的價格更具吸引力,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

2、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計劃進入中國市場

對于很多海外品牌,跨境進口線上零售為了解中國市場的關鍵。跨境進口線上零售的出現為海外品牌開辟了快速渠道。跨境進口線上零售不僅使品牌合作夥伴可利用現有平臺的資源,亦在運營、物流及其他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此外,對于市場上尚未推出及檢驗的非標準化產品,小批量跨境進口對中國市場進行檢驗,是節約成本及降低相關風險的更合適方式。

3、國家及知名線上零售平臺的大力支持

政府為跨境進口線上零售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自2014年以來,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跨境進口線上零售的政策,并設立跨境線上零售綜合試驗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已設立35個跨境進口線上零售綜合試驗區,涵蓋跨境線上零售進口清單上的1,321種商品,單次進口限額為5000元,年交易限額為26000元。此外,隨著配套政策的實施,天貓國際利用集團內部資源,積極在新的試點城市部署保稅倉,拓展海外倉,建造基礎設施,并打造適宜于跨境業務的生態系統。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