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我國血栓與止血診斷正處于高速發展期,2018年市場規模約55億元,近三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25%,在IVD領域的市場份額也由2014年的6%提升至2018年的9%。預計2023年我國血栓與止血診斷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8億元,2018-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6.5%。
數據來源:廣州標點、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臨床上對血栓與止血的認識持續深化
臨床中的出血和血栓現象在醫療機構各科室都會普遍遇到。國內臨床科室過去對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的應用方向主要在出血原因和出血性疾病篩查方面。隨著國內臨床認知深化,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對血栓和血栓性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及監測應用不斷發展。近年來內科、骨科、血管外科、呼吸科、腫瘤科等各學科協會相繼發布了各種血栓性疾病防治相關的指南和專家共識,促進了臨床醫生對血栓性疾病相關診斷項目的認知,也促進了凝血主流檢測項目在國內的發展。
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行業發展趨勢
(1)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市場穩步發展
2015年以后,新型口服抗凝藥監測、易栓癥診斷、抗磷脂綜合征診斷等更多的檢測項目開始進入三甲醫院,配合臨床靶向監測和精準治療的發展趨勢,提升了醫院個體化診治水平,讓醫生可以針對病人個體差異更精準地制定對血栓和出血的診療方案,推動血栓與止血診斷的新一輪發展。中國人口眾多,隨著老齡化進程的發展,血栓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未來隨著學術和技術的發展,血栓與止血診斷在中國市場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分級診療促進血栓與止血診斷技術向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發展
在中國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數量龐大,但目前三級醫院的醫療支出超過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將導致市場結構發生變化,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診療人群及醫療支出占比會逐年提升。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到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就診的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數量會迅速增加,結合學術教育和應用技術支持,這一層級醫院未來需求增長潛力很大。在病源和開展項目兩重增長因素的作用下,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血栓與止血診斷市場將成為較快增長的市場。
(3)出凝血檢測特殊項目將更加廣泛地應用于臨床診療
目前國內三級醫院檢驗科與國際一流實驗室相比,在血栓與止血檢測項目開展的數量上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在中國市場,血栓與止血檢測技術的臨床應用,呈現出從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篩查,向疾病預防、疾病診斷和藥物監測發展的趨勢。隨著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藥(DOACs)的發展,大量臨床驗證表明,單靶點的抗凝治療也需要靶向監測。在臨床需求引導下,以上出凝血檢測特殊項目也將遵循從三級醫院逐漸向二級醫院及以下醫療機構發展的規律,最終在國內市場上得到應用和普及,帶來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新一輪的發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