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產業鏈生態圖譜及發展前景深度剖析(附圖表)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8-31 11:03
分享:

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需求,具有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特點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可以加大企業內網改造、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云、標桿工廠等支持力度,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

據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介紹,測算表明,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分別為1.42萬億元、2.13萬億元,占GDP比重分別為1.5%、2.2%。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9%,同時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集軟件、電子、控制、機械于一體,以智能生產終端為核心,主要由“云”、“網”、“端”三方面構成。其中,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指以自動化、網絡化為基礎,以數字化為手段,以智能制造為目標,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通過工業軟件、生產和業務管理系統、智能技術和裝備的集成,幫助企業實現縱向集成、橫向集成的各類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總稱。推進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可以打造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推動智能化改造重點項目建設。同時,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及智能工廠的應用。

中國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市場受益于國家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加速細分行業滲透、制造業核心工藝技術加速突破等利好,在2018年整體規模持續保持較高增速,2018年整體規模達到1548億元,到2021年將達2837億元,并將有效帶動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發展,加速向新一代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步伐。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車聯網。車聯網是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車內、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服務平臺的全方位網絡連接,提升汽車智能化水平和自動駕駛能力,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業態,加快面向汽車電子控制、車載網絡、汽車導航、無人駕駛及智能管理控制系統、行駛安全及車聯網信息服務等應用電子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推動車載光學系統、車載雷達系統、集成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

近年來,國內車聯網市場快速發展。國家多次出臺配套政策標準已推動行業發展,如工信部曾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信息通信)》、《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電子產品與服務)》等,而地方也不斷提出指導意見及規劃。中國車聯網產業前景廣闊,2019年車聯網市場規模超1900億元。隨著車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應用,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有望超過2050億元。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平臺經濟。平臺經濟是一種基于數字技術,由數據驅動、平臺支撐、網絡協同的經濟活動單元所構成的新經濟系統,是基于數字平臺的各種經濟關系的總稱。近年來,平臺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平臺經濟規模已經占GDP的10%左右。平臺經濟已融入到了工業制造、零售、交通、物流、能源、金融等領域中。

我國超大型平臺的成長周期不斷縮短,據統計,我國早期興起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從起步到市值/估值過100億美元,網易、攜程、京東用了超過10年的時間,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奇虎360、新浪微博花了7~9年時間;而2010年以后出現的超大型平臺的成長周期則普遍在6年以下,甚至僅需2~3年。

數據來源:中國通信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字經濟下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可以有序推動交通出行、房屋租賃、教育醫療、物流快遞等生活服務和社會服務資源共享,支持企業構建一批生產設備和辦公空間等共享平臺,大力發展新型兼職、人才眾包等模式,打造一批知識技術服務眾包平臺,推進農田、農機、農技及扶貧資源等涉農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供需高效對接。

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包括普通加密數字貨幣和央行數字貨幣,加密數字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可用于兌換法定貨幣,購買某些商品、服務或作為投資工具,比特幣即屬于典型的加密電子貨幣,其主要特征有: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捷、高度匿名性、貨幣數量固定等。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擬貨幣有顯著不同。

數字貨幣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現金數字話。商業銀行與央行間流通的準備金和貨幣市場的現金一直是流動性的關鍵,如今,數字貨幣重點在“兌換”,解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自上而下來看,為保證數字貨幣發行和回籠且不改變央行貨幣發行總量,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和數字貨幣之間有等額兌換機制:在發行階段,中央銀行扣減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等額發行數字貨幣;在回籠階段,中央銀行等額增加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注銷數字貨幣。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再向市場以類似的方式來發放和回收數字貨幣,同時銀行間和市場間也可以進行數字貨幣的兌換。若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數字貨幣不是被某一機構“發行”出來的,而是公眾在用手里的現金“兌換”出來的。因此,傳統上實物貨幣受制于印鈔造幣環節的問題得以解決,數字貨幣的“印鈔造幣”可以瞬間完成,使得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有利于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數字貨幣可以實現貨幣創造、記賬、流動等數據的實時采集,為貨幣的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