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價上網加快產業升級
隨著2021年的臨近,光伏平價上網時代也即將到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我國光伏產品的生產成本和發電成本也在不斷降低。2019年,光伏組件方面,單晶PERC組件成本降至1.31元/W左右,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成本降至4.55元/W左右,度電成本降至0.28-0.51元/kWh;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光伏發電系統初始全投資成本仍然有望下降至4.30元/W左右,度電成本有望下降至0.27-0.48元/kWh。
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將全面實現平價上網。目前電池、組件如大硅片、PERC+及雙面等技術的發展,將有效提升組件產品功率及發電效率,跟蹤支架應用、運維能力的持續提高都將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系統成本。同時在政策上,合理性的平價項目數量規劃、優化項目布局保證消納、提升技術管理能力和增強電力系統靈活性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光伏行業可持續發展。
(五)光伏應用進一步多樣化
基于光資源的廣泛分布和光伏發電的應用靈活性特點,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在應用場景上與不同行業相結合的跨界融合趨勢愈發凸顯,水光互補、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應用模式不斷推廣。預計2020年及未來,隨著光伏發電在各領域應用的逐步深入,以下幾個領域的關注度也將逐步提高。
一是光伏+制氫。光伏+制氫,實現了清潔能源生產清潔能源,能有效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實現兩種新能源之間的有效應用。隨著光伏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不斷發展,光伏+制氫將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調整的新選擇。
二是光伏+5G通信。據規劃,隨著5G技術的應用普及,國內至少有1438萬個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同時,按照各運營商5G規模和數量計算能耗總量,5G基站全網功耗將是4G的4.62倍。光伏發電系統能夠有效降低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在5G領域的應用發展潛力巨大。
三是光伏+新能源汽車。截止2019年底,我國純電動車保有量達310萬輛,隨著光伏充電站/樁建設業務逐漸擴大,光伏+新能源汽車應用模式將逐漸普及。
四是光伏+建筑。隨著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節能水平綠色建筑逐步應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發電系統作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電建筑”,將成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文中圖表詳情數據及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雙循環專題——2021年中國光伏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報告詳情請點擊:https://wk.askci.com/details/1e23eb42ead24d01bdb419725a576f9f/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十四五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十四五重大項目謀劃、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十四五專項產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