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能源行業發展十大預測(附圖表)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1-09 14:05
分享:

5、水能發電保持增長

水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水力發電。我國具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水力發電是主要電力來源之一。根據預測,2021年我國水電發電量預計達13658億千瓦時,到2025年有望超過15000億千瓦時。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核電建設將加速

日前,中核集團示范快堆工程2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在“十三五”收官之際,中核集團如期實現2號機組FCD目標。此前,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說表示,有序穩妥推進核電建設仍然是我國的基本戰略,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是全面進入清潔能源時代的必然選擇。中國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審批重啟行業迎來復蘇,未來核電建設將加快,市場前景廣闊。

據預測,到2035年國際發電量平均增速為2.2%至2.3%,中國發電量增速較高,如按3%來預測,到2035年可能達到28億至30億千瓦總裝機容量。另外,據核能行業協會的研究預測,如果將核電的發電量占比提升一倍,達到8%,考慮到核電的負荷因子較高,預計到2035年中國在運核電機組將達到1.5億千瓦,在建5000萬千瓦,為實現這個目標,每年須開工6至8臺機組。若以每臺投資100億元至200億元計算,投資規模高達千億元。

7、生物質發電進一步發展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定義,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則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目前,我國生物質發電的占比相對較小,“十四五”期間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預計2021年生物質發電量將1320億千瓦時,到2025年將超過1860億千瓦時。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8、分布式光伏快速發展

光伏發電穩步增長,產業鏈將加快布局。其中,分布式光伏具有安裝靈活、投入少、方便就近消納的優點,有利于解決我國發電與負荷不一致的問題,同時大幅降低傳輸損失,減少對大電網的依賴,并緩解電網的投資壓力。我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優化太陽能開發布局、優先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要占到太陽能發電裝機55%左右。

9、光伏產業鏈優化升級

光伏產業鏈涉及單/多晶硅的冶煉、鑄錠/拉棒、切片等上游環節,太陽能電池生產、光伏發電組件封裝等中游環節,以及下游光伏應用系統的安裝及服務等。技術進步仍將是光伏產業發展主題,“十四五”期間光伏產業鏈將進一步得到完善、優化升級。

硅料在熔爐后植入單晶硅籽晶,拉伸為圓柱晶棒,再被切割成片,加工成為單晶硅硅片。隨著光伏市場不斷發展,高效電池將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據預測,未來幾年單晶硅電池市場份額逐步增大。2018年單晶硅片市場份額已超40%,2019年超過半。未來,單晶硅市場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其中N型單晶硅片的市場規模也將逐年擴大。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雙循環專題——2021年中國光伏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預計產業化生產的主流高效多晶硅電池轉換效率將超過20%,單晶硅電池有望達到22.5%-23%,主流組件產品功率將分別達到285W和320W。單晶連續投料生產工藝和大容量鑄錠技術持續進步;多晶硅片金剛線切割應用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大到30%,單晶硅片將完成金剛線切割的替代;PERC電池、N型電池規模化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組件疊片、半片等先進封裝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

10、能源新技術突破

與能源互聯網相關的技術會有一部分將會取得重大突破,根據最近幾年國家科技部下達的關于能源領域的國家重大專項,預判其中有一部分與能源互聯網密切相關的技術會有重大突破,這些技術的突破就加速能源互聯網的實現,而能源互聯網的物理本質就是綜合能源系統。柔性直流、能源路由器等信息物理一系列的技術,以信息化平臺為支撐的各種技術,在“十四五”期間都將會突破,目前這些技術目前國家科技部已經布局,也做了一些試點和示范工程,2021年將得到進一步推進。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能源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