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業市場需求大
據國家統計數據,2019年種業市場規模1192億元,預計2020年增至1213億元。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種子行業具有巨大、穩定的市場需求。預計2021年中國種業市場規模將達1242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行業創新加速
計劃經濟時代,由于育種活動主要集中在農業科研院所,種子企業整體育種熱情不高,參與度較少,也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和科研人才與農業科研院所展開深入合作,因而中國種業研發成果及新品種的推廣一直較少。改革開放以來,尤其自2000年《種子法》頒布后,脫離計劃經濟體制的我國種業及種子公司,逐步走上了自主研發育種,集“育、繁、推”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道路。
種子企業科研總投入持續增加,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的申請、授權數量以及通過審定的品種數量不斷上升。據《2019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2018年,通過國家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902個,同比增長496個。其中水稻268個,玉米516個,小麥77個,棉花6個,大豆35個。通過省級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2,413個,同比增加439個。其中水稻709個,玉米1,188個,小麥238個,棉花92個,大豆186個。我國種子行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