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剖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5-13 18:02
分享:

2.傳感器

智能可穿戴設備需要通過傳感器對人體進行數據監測。伴隨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逐漸完善。目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傳感器產品主要涵蓋運動傳感器、環境傳感器、生理健康類傳感器。現階段,傳感器的發展重心主要集中在運動設備的應用。在醫療健康領域,由于尺寸、精度及價格等方面的原因,傳感器還無法大規模應用在醫療可穿戴設備中。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可達2951.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顯示屏

顯示屏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中重要的元器件,是設備和用戶交互的重要部分。目前,應用在智能可穿戴技術行業的顯示屏技術主要包括傳統LCD顯示、SharpmemoryLCD,OLED,電子墨水顯示、MEMS顯示技術和柔性顯示等。屏幕技術的提高將改善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可穿戴性以及交互方式,提升下游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據Arizton數據,2018年全球MiniLED市場規模僅約0.1億美元,隨著上下游持續推進MiniLED產業化應用,MiniLED下游需求迎來指數級增長,預計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擴張至9.31億美元。

數據來源:Arizto、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電池

數碼鋰電池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能量供給,其續航能力是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痛點。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電池大小限制了電池的電量存儲,部分可穿戴設備局限于便攜性特質的要求,無法內置耗電率較低的電池,并且電池的密度無法通過其他技術手段改變。因此,部分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通過改變產品使用方式、或改變充電技術為產品提供多種蓄能方式。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為36.6Gwh。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為39.0Gwh。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語控和交互技術系統

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語音控制和交互技術系統是解放用戶雙手的關鍵性技術。語控和交互技術系統的技術門檻較高,中國涉足語音控制與交互技術的知名企業主要包括科大訊飛、數碼視訊等。伴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的發展,語音控制與交互技術系統的發展得到了較多的資本關注。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語控和交互技術系統的技術突破將提高中國廠商的競爭優勢,為下游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

三、中游分析

1.市場規模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購買力逐漸增強。良好的經濟環境推動了中國智能可穿戴產品的普及,助力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技術水平持續提高,元器件、操作系統及開發平臺等技術的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由147.9億元增至559.2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可達698.5億元。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出貨情況

從出貨量來看,2019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9924萬臺。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化浪潮的到來,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也在飛速發展著。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可達15130萬臺。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