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產業數字化深入推進
數字化轉型是指企業與數字技術全面融合,提升效率的經濟轉型過程,即各產業利用數字技術,把產業各要素、各環節全部數字化,通過對數字世界的仿真模擬,設計優化等操作,推動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配置優化,推動業務流程、生產方式重組變革,從而提高產業效率。
(一)數字技術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強化數字賦能新動力。
近年來,廣東大力推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跨界運用,通過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培育經濟新動能,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東莞市家寶園林綠化有限公司以物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為依托,打造“互聯網+”智慧環境云平臺,為環衛產業發展、城市環衛管理、環衛項目運營提供數據收集、分析和決策參考服務,為飛速發展的城鄉提供專業、可靠的環境綜合治理一體化方案。
2021年3月,我們在廣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對規模以上服務業的20個行業大類共選取49家企業,通過現場調研、電話訪問等形式,對開展數字經濟活動具有較強代表性的企業進行調研。總體看,大型企業數字化程度普遍較高,如在商務行業中,某物流企業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配送線路規劃、搭建貨運大流通平臺,整合生鮮農產品產地資源,引入現代化、智能化的冷鏈體系,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農產品產地追溯、質量監控、訂單信息的全程可視化,保證產品品質,在生鮮產品供應鏈管理中取得競爭優勢。在水利管理業中,某水務企業以“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為基準,統一了水務企業生產自動化監控系統建設標準,并部署水務物聯網云平臺,建立了全國總調度中心,實現對全國80多座水廠、污水處理廠和泵站生產運行實時監視。利用機器學習建模分析技術,對原水智能調度、凈水混凝投藥、水質預警等生產場景進行建模分析,優化生產運行,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構建智慧水務,實現水務全產業鏈智慧管控。
2019年,廣東12萬家“四上”企業(注:規模以上工業、規模以上服務業、限額以上貿易和有資質的建筑業)信息化調查顯示,99.4%的企業在使用計算機,99.4%的企業使用互聯網,93.2%的企業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76.8%的企業有信息化投入,65.3%的企業有自己的信息技術人員,51.1%的企業有自己的網站。廣東產業數字化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探索,數字技術帶動傳統產業產出增長、效率提升的作用進一步強化,產業數字化深入推進,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