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行業發展趨勢
1.精制鈷鹽在產品結構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隨著5G時代到來,3C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提高,以氯化鈷和硫酸鈷為代表的鈷鹽在未來鈷產品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傳統的用于超級合金以及硬質合金等行業的金屬鈷和鈷粉產品用量盡管也在增長,但在鈷產品應用結構中的比例將逐步減少。
2.全球鈷精煉冶金持續向中國轉移
近年來,中國形成了完整的鈷產業鏈,鈷濕法冶煉技術已經發展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增長,冶煉廠不斷擴產。由于中國企業在生產成本、下游產業鏈配套方面相比歐美及日韓企業更具有優勢,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精煉鈷的產能仍將繼續向中國集中,中國的
3.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
未來鈷生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將是資源、技術、成本、資金、質量、品牌等綜合實力的競爭,國內一些鈷生產企業將會因無法適應行業競爭而被其他具備較強實力的企業收購兼并,或者被市場淘汰出局。
4.行業內企業業務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拉長
在鈷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我國國內生產企業主要依靠從剛果(金)等國進口鈷精礦或鈷中間品。然而,這些礦產資源大多集中在以嘉能可為代表的國際巨頭公司,國內生產企業議價能力不強,對國內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此背景下,國內部分鈷生產企業進入鈷行業上游——礦山領域,在擁有豐富鈷礦資源的國家進行投資以獲取礦石資源,并設立中間品加工基地,以獲取完整產業鏈所帶來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為提升產品附加值,越來越多的鈷生產企業選擇了繼續延伸產業鏈,向下游擴張。
5.技術進步推動尾礦及礦渣資源二次回收利用
剛果(金)的鈷礦品位一般介于0.1%-8%不等,鈷品位超過6%的為高品位鈷礦。由于早期開采及初級冶煉水平較低,在開采過程中還產生大量的品位相對較低的尾礦和礦渣。同時,由于鈷銅伴生和早期冶煉技術所限,銅開采和冶煉過程中的低品位伴生鈷回收率較低,也產生大量的含鈷礦渣。隨著高品位礦石供應逐漸減少,冶煉技術和裝備水平較高的企業利用這些尾礦和礦渣進行二次開發成為現實,早期積累的低品位尾礦和礦渣得以大規模處理。
6.中國企業對鈷資源的獲取能力提升
隨著鈷行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剛果(金)銅鈷礦資源成為礦業企業的必爭之地。近年來,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中國企業的后發優勢逐漸顯現出來。洛陽鉬業、萬寶礦產、中國有色、金川集團、中鐵資源、華友鈷業等均在剛果(金)投資銅鈷礦山,寒銳鈷業、盛屯礦業等中國企業也在剛果(金)設立銅鈷濕法冶煉廠,增強資源獲取能力。未來中資企業在鈷行業的話語權將不斷提高。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