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銅加工行業呈現出以下特點:
1.行業結構有待改善,產品未能滿足高新技術領域的市場需求
中國銅加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使得行業內部缺乏有效的調控和自律,導致我國行業普通產品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但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的局面。
進口產品的高端屬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加工精度高,二是材料由于專利技術等限制國內目前無法生產。因此,中國銅加工行業的產業政策鼓勵新產品和新材料的開發,從根本上解決材料與工藝問題,改善行業產品結構,滿足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電子信息工業等高新技術領域對高精尖深加工產品的需要。
2.行業整體的研發實力有待加強
國內銅加工行業在高強高導銅合金、環保銅合金、高效散熱管等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已成為銅合金棒出口的主要優勢品種,但在功能銅合金、銅基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前沿研究領域與國際主流生產商的差距依然明顯。
3.行業集中度有待提高,尚未形成世界級的銅加工龍頭企業
據統計,中國有上10000家銅加工企業,但至今還沒有一家能在綜合實力上與世界同行業先進企業相抗衡,在生產規模、管理水平和資金實力等方面均有較大的差距。近年來銅價高位運行,加大了行業內企業的流動資金壓力和運營成本,銅價的大幅波動也對企業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4.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喪失,面臨激烈競爭
與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我國銅加工產品具有低成本優勢,這主要得益于較低的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和投資成本。但是,我國銅加工企業的這些競爭優勢正在逐漸喪失。一方面,勞動力成本和能源成本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銅加工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設備和技術的更新改造、研發投入的不斷加大壓縮了勞動力成本和能源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所以,中國銅加工行業的低成本優勢將會逐漸喪失。面對國際同行業企業的競爭,我國銅加工企業還未確立研發、生產規模、產品結構等方面的優勢,在此期間,普通及低端銅加工產品領域將會面臨激烈的競爭。
5.上游冶煉企業大規模進入銅加工行業
我國銅資源較為匱乏,加上銅價維持高位且波動較大,使得國內具有資源優勢的銅采選和冶煉企業已經或準備進入銅加工行業。上游冶煉企業具有資源、規模、資金優勢,在大規模的普通銅加工產品市場具有成本優勢。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銅材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