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產業鏈下游
下游行業主要是超導設備,隨著MRI、MCZ、NMR等領域的發展,未來低溫超導線材的市場空間巨大。
1.MRI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據2020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中的數據顯示,至2020年,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的市場保有量將達到10713臺,其中2018-2020年全國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的新增規劃數量為5138臺。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的市場保有量將達11888臺。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我國MRI設備市場競爭格局中,西門子、GE、飛利浦占比最大,分別為29.7%、25.2%、24.8%,占比共達79.7%。
數據來源: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MCZ市場
隨著半導體工業的迅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單晶硅生產和消費國家,其中MCZ產品占總產量的70%-80%,目前國際上300毫米以上大尺寸單晶硅片已成為主流。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報告,到2020年中國在半導體工業的投入將達到30億美元。特別是對單晶硅行業,中國75%的需求依賴進口。近年來,在半導體產業的拉動下單晶硅爐產量直線上升,為公司發展單晶硅生產用MCZ磁體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
3.加速器市場
以加速器為代表的大科學工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是高技術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發展的象征,以超導磁體為核心的加速器系統是相關裝置的核心。隨著加速器市場需求的增加,將對超導線材和超導磁體產生明確的需求。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超導體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