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企業現狀分析:上海占比達32%(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12-07 16:15
分享:

從地區分布來看的話,上海占比較大,達32%;其次為廣東占比達19%;江蘇占比達18%;北京占比達1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產業結構上來看,集成電路產業主要可分為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制造及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三個部分。近年來,在集成電路行業整體規模得到較大擴張的同時,也推動了設計、制造、封測等子行業的共同發展。除了行業規模顯著增長外,集成電路行業的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附加值較高的設計環節銷售額成為集成電路產業鏈中比重最大的環節,且其占集成電路行業總銷售額比例穩步提高。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逐漸增多,行業發展速度加快,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市場規模占比最大,達42.7%。

數據來源:CS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開始穩定發展,但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相較發達國家仍有一定發展空間,表現在我國的集成電路行業的產業結構依舊不夠合理,整體行業分散,技術和研發水平遠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設計、制造和封裝產值比例不合理

盡管近幾年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迅速,但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占全行業僅為43%,封裝測試業占比為28%,而在世界范圍內,集成電路設計的產值占比接近60%,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環節的份額占比不到20%。總體而言,中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行業仍集中在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較低的產業鏈環節,未來將繼續推進向設計、制造環節轉型。

2.我國大陸集成電路企業結構相對分散,與發達國家相比結構不合理

目前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根據ICCAD數據統計,中國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019年的預估銷售額合計占全行業產業規模的比例為50.1%,而在全球市場,2019年世界集成電路設計前十大企業營收額為679.97億美元,占世界集成電路設計業總值984.2億美元的69.1%。

從業態來看,集成電路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屬性,行業發展趨勢有利于強者恒強。中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集中度偏低的情況反映出國內集成電路企業的力量弱小,缺乏能夠獨立做大做強的領軍企業。

3.我國集成電路產品自給率偏低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21年1-9月中國進口集成電路4784.2億塊,同比增長23.7%;進口金額為3126.1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出口集成電路2329.8億塊,同比增長28.4%;出口金額為1086.2億美元,同比增長33.1%。

我國進出口逆差的絕對金額仍然處于較高水平,表明國內集成電路產品的自給率偏低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明顯改觀。從進口集成電路的產品結構來看,除去進口大量單位價值很高的CPU以外,我們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中低端產品。對于這部分市場,大陸本土的集成電路企業完全能夠短時間內迅速滲透,與發達公司開展競爭,減少對境外市場的依賴。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