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蘇美達
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供應鏈、產業鏈兩大類。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扶持和政策傾斜,蘇美達搶抓行業機遇,推動研發技術創新和智能制造升級,提高生產、技術、項目管理能力,逐漸從門鉸鏈、發罩鉸鏈、限位器產品進入高附加值的汽配產品,目前已成為奔馳、寶馬、沃爾沃、東風、吉利、江鈴福特等知名品牌的一級供應商,以高質量產品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
2021年前三季度蘇美達實現營業收入1241.57億元,同比增長76.23%;實現歸母凈利潤6.54億元,同比增長24.8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上海電氣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從事設計、制造及銷售多種電力設備、機電一體化設備、交通設備及環保系統等產品和相關服務。上海電氣緊緊圍繞大型國企在裝備制造等方面的主責主業,以及守正創新、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傳統能源裝備、新能源相關戰略機遇以及其他創新賽道等方面,均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平穩開局。公司旗下傳統工廠在智能制造上的升級,則為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帶來了新動力。
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電氣實現營業收入935.29億元,同比增長13.32%;歸母凈利潤虧損44.33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智能制造裝備水平是影響我國制造業甚至整體經濟發展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年12月,工信部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國家高度重視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顯示國家對發展智能制造的決心,為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迎來大發展時期。
2.制造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逐漸增強
2010年以前,我國快速增長的勞動人口和較低的人力成本帶來的人口紅利,有效促進了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但近年來我國勞動力人口出現負增長,占總人口比例下降。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用工成本的增加,國內越來越多的制造業開始導入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實現少人化作業。未來,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成熟度的逐漸提升,制造業對自動化、智能化裝備的需求將越來越旺盛。
3.人才驅動智能制造發展
發展智能制造需要高技能的人才。據《智能制造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報告》預測,到2025年,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缺口數量將接近100萬人。為應對人才缺口,我國圍繞設計人才、應用人才和服務人才三個方面發力培養智能制造相關的人才,同時吸引外部人才為我所用。這些人才將驅動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