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業生產保持平穩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6.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下降0.8%。全年糧食總產量90.4萬噸,比上年增長1.7%。年末生豬存欄23.3萬頭,比上年增長102.9%。全年生豬出欄10.9萬頭,比上年增長18.8%。全年蔬菜產量199.6萬噸。現代農業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動態全覆蓋,新增現代農業園區10萬畝,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69.4%。
蘇州市農業生產格局
“十四五”時期,蘇州市農業生產格局呈“兩區”“三片”“多園”。“兩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三片”:沿長江生態農業片區、環太湖現代農業片區、水鄉特色農業片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工業經濟取得新突破
2021年,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達4130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10.4%。重點產業支撐有力,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2709.4億元、11623.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3%和10.8%。先進制造業賦能新發展。全市制造業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54.0%和52.5%。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導產業產值9623.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3.3%。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4.8%、39.4%、38.4%。
“十四五”時期,蘇州市將進一步鞏固制造業在產業結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創新、融合、綠色、開放協同、安全五大發展原則,錨定“打造全球高端制造業基地”目標,深入推進“蘇州制造”品牌建設,全面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全力打造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航空航天、集成電路、信息通信與顯示、高端裝備、高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節能環保、高端紡織、軟件和信息服務等11 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構建“特色片區、集群協作、網狀聯動”的產業空間布局,基本建成制造業高質量特征更加鮮明的產業體系。
蘇州市工業重點發展產業分布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